日本血吸蟲病(schistosomiasis japonica)是日本血吸蟲寄生在門靜脈系統所引起的疾病。由皮膚接觸含尾蚴的疫水而感染,主要病變為肝臟與結腸由蟲卵引起的肉芽腫。急性期有發熱、肝腫大與壓痛伴腹瀉或排膿血便及血中嗜酸性粒細胞顯著增多;慢性期以肝脾腫大為主;晚期則以門靜脈周圍纖維化病變為主,發展為門靜脈高壓癥、巨脾與腹水。

- 外文名:
- 就診科室:消化內科
- 傳染性:有
- 多發群體:
- 常見病因:
- 常見癥狀:皮炎、皮膚瘙癢、腹脹、肝脾腫大、疲勞、惡心與嘔吐、胸痛、丘疹、紅斑樣皮疹、嘔吐、脾腫大、咳嗽
- 人氣指數: 人
- 更新日期:2023.11.23 14:06
- 疾病介紹
疾病標簽:
-
日本血吸蟲病,日本血吸蟲病癥狀,日本血吸蟲病治
版權聲明:
1、本站內容僅做參考,不能作為診斷及醫療的依據!
2、本文內容來源于網絡或會員發布,版權歸原網站所有。
3、本站僅提供信息展示,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