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安溪縣城龍湖新區的安溪縣(銘選)醫院,是由僑胞鐘江海昆仲捐建的銘選醫院與原縣醫院合并而成。
走進這家醫院,人們會感受到“病人**、質量**、服務**”的濃烈氛圍。院黨總支從嚴從實抓黨風促行風,實行院務公開,設立公開欄、意見箱(簿),向病人發放“問卷調查”表,公開舉報電話,建立院長接待日制度,盡量了解病人對醫院的意見和要求,還通過聘請16位行風監督員和堅持每年召開兩次有社會各界人士參加的座談會,自覺接受群眾監督,不斷改進工作,在系統行風評議中滿意率達95%。
醫院用制度管人,先后制定了加強廉醫廉政建設、制止收受紅包亂收費、制止藥品醫療器械采購收取回扣費等有關規定和醫院職工獎懲條例,更重要的是通過在全院開展“假如我是病人”的活動,教育職工換位思考,將心比心,從根本上調動職工的積極性,學習白求恩對病人極端熱忱、對工作極端負責的精神,人人都來樹立醫院的良好形象。有一次,臺胞許先生突發急病,“120”接報后,馬上把他接到醫院治療。許先生康復后,私下送去紅包1000元,被“120”值班同志婉言謝絕。許先生感慨萬千地說:“我在臺灣叫救護車等了一個多小時,還要送紅包,說好話。這次叫出診只用3分鐘,醫生態度好,醫術高,又不要小費,家鄉的醫院,真好!”據統計,安溪(銘選)醫院,僅“120”成立以來,就出車搶救病人2862人次,成功率達88%。此外,院黨總支還心系貧困鄉村群眾,先后組織醫療隊下鄉巡回義診1604人次。良好的醫德醫風贏得了500多幅錦旗和數以千計的感謝信。
這家醫院堅決制止亂收費,門診病人平均費用、病人住院費用不斷下降,但是業務產值卻年年保持高增長。1998年實現業務總產值2878.1萬元,比1996年增長41.99%;1999年業務總產值又比1998年增長30.74%。
“他們能贏得病人、贏得市場、贏得發展,除了得益于醫德好,還得益于醫術高……”院黨總支要求黨總支成員、支部委員帶頭學習白求恩對技術精益求精的精神,率先鉆研業務。院黨總支書記周紫荊與副書記陳志敏,帶頭鉆研醫術,主持參加了上千例的手術,特別是在外科創傷術方面合作攻關,取得突出成績。黨總支副書記葉金煉1998年到重慶進修學習顱腦外科技術,使醫院的該項技術上了一個新水平。黨員謝啟旋帶頭開展整形及皮膚美容、自體表皮移植治療白癜風技術攻關,喜獲科技進步獎。在黨員干部的帶動下,該院科研成果層出不窮。全院職工積極總結臨床治療經驗,參與學術爭鳴,1998年發表**論文19篇、省級論文42篇,1999年發表論文106篇。
安溪縣銘選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