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醫生介紹
任軍,男,主任醫師,二級教授,博士生導師,院長助理,腫瘤中心主任,腫瘤內科及腫瘤研究室主任,首都醫科大學腫瘤學系常務副主任,美國杜克(Duke)大學醫學院研究教授。醫學博士。從事腫瘤臨床工作近20年,擅長惡性腫瘤的化療、靶向治療及個體化治療。探索并建立了一整套化療聯合免疫治療惡性腫瘤的特色模式,用于難治性、化療失敗的肺癌、結直腸癌及乳腺癌等。特色治療包括:-高危乳腺癌及年輕三陰性乳腺癌的個體化治療;-采用外周血CD34+單個核細胞治療化療引起的肝功能異常及肝損傷;-采用特異性免疫治療的獨特手段,針對肺癌、消化道腫瘤、乳腺癌及卵巢癌等引發的胸、腹水及心包積液的臨床有效率達到80%以上。[社會學術兼職]-國家藥品食品監督管理局(SFDA)專家委員會委員-中國抗癌協會腫瘤心理專業委員會(CPOS)主任委員-北京市臨床藥理學會副主任委員-中國抗癌協會腫瘤臨床化療專業委員會常務委員-美國癌癥研究協會(AACR)、美國血液學會(ASH)等多個專業學會會員-《PSYCHO-ONCOLOGY》、《北京大學學報》(醫學版)、《癌癥》等雜志的編委及多個雜志的審稿專家1983年,就讀于第四軍醫大學;2000年,破格晉升為教授、博士生導師,首批北京市衛生系統高層次人才腫瘤內科生物免疫治療學科帶頭人;2002年,作為教育部首批國家公派“高校重點系主任/實驗室骨干出國研修計劃”的高級訪問學者赴美國哈佛大學醫學院研修。曾任第四軍醫大學西京醫院腫瘤中心主任。2003年,北京市及北京大學醫學部人才引進,擔任北京大學臨床腫瘤學院/北京大學腫瘤醫院大內科主任。[科研]先后負責4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十二五”重大專項課題,軍隊杰出青年基金,國家“973”課題,國家“九五”、“十五”攻關課題,首屆教育部高等學校優秀青年教師資助計劃等21項科研課題。同時負責多項國際國內抗腫瘤藥物的臨床研究,例如:正在牽頭負責開展的納米紫杉醇治療三陰性乳腺癌國際項目及國內首個治療性腫瘤疫苗的臨床研究。培養博士生36名,碩士生24名。多年來,建立了廣泛的國際學術交流關系,與美國杜克(Duke)大學、哈佛大學醫學院等著名腫瘤中心保持著長期良好的合作關系。[論文/著作]已在國內外雜志發表論文近200篇。[獎勵]-獲國家發明三等獎和省科技進步一等獎-解放軍一等功功臣-先后獲團中央和全國青聯授予的優秀中青年科技人才“青春杯”、總后勤部“十大杰出青年”榮譽稱號-首屆教育部高校百名青年教師獎得者-首屆教育部骨干教師資助計劃獲得者-2005年,獲北京大學醫學部優秀教師-2006年,入選北京市“新世紀百千萬人才”-2009年,北京大學醫學部優秀臨床科主任獲得者...擅長:惡性腫瘤化療聯合免疫治療、三陰性及難治性乳腺癌治療、腫瘤生物免疫與腫瘤疫苗治療、惡性胸水、腹水治療
版權聲明:
1、本站內容僅做參考,不能作為診斷及醫療的依據!
2、本文內容來源于網絡或會員發布,版權歸原網站所有。
3、本站僅提供信息展示,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