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大理市**人民醫院,位于風景如畫的蒼山腳下、洱海之濱的全國歷史文化名城、**旅游城市、全國十佳魅力城市之一——大理市中心;醫院創建于1951年,1993年被國家衛生部授予云南省首家“二級甲等醫院”;1996年又授予“**愛嬰醫院”;1999年,經云南省衛生廳、省教委綜合評審通過,國家衛生部、國家教委批準,命名為云南省高等醫學教育臨床教學醫院;大理白族自治州肢體殘疾康復中心及大理州微創外科臨床醫學診斷治療中心設在醫院。醫院分為泰安路院本部、建設路路門診部及開發區分院三部分,占地面積57.21畝,總建筑面積41755平方米;醫院布局合理,環境優美,有花園式醫院的美稱;是大理市內設備先進、醫療特色鮮明,集醫療、教學、科研、預防保健、康復、急救于一體的綜合性醫院之一;1996年云南省首家縣(市)級醫院計算機網絡應用系統在這里建成使用。
醫院現有職工609人,在職職工477人,其中正**職稱專業技術人員2人、副高職稱專業技術人員49人,中級職稱專業技術人員144人。大學以上學歷90人(其中15人已通過在職研究生學習),大專學歷41人、中專學歷216、其它學歷74人。院本部現開放床位374張,開發區分院急診科設床位30張,全院設有16個臨床科室和6個醫技科室,27個二級專業。我院擁有的顯微外科、消化內鏡中心、沁尿外科、骨科、神精外科等一批大理州和滇西優勢學科。部份達到省內先進水平。
多年來,醫院始終堅持“法規治院、科技興醫”的辦院方針和“一切以病人為中心”的服務宗旨,不斷完善和探索醫院的科學化、規范化、制度化管理。近幾年,醫院抓住發展契機,加大了人才培養和軟硬件建設力度,重點培養學科帶頭人和高素質人才,新建了建設路門診部及大理經濟開發區分院,引進了西班牙政府400萬美元的設備貸款項目,較大的改善了醫院的軟件和硬件環境;醫院以**的管理,**的技術,**的服務為目標,走有自己鮮明特色的發展之路,在短期內取得了較大的發展,將為廣大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做出更大貢獻,實現建成滇西**醫院的目標。
醫院有一個團結奮進、朝氣蓬勃、勇于實踐的領導班子,有一批敬業愛崗,積極進取,醫德醫風高尚的醫務人員。醫院在抓技術進步的同時,堅持抓精神文明建設和職業道德教育,努力把醫院建成傳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窗口,1988年被云南省衛生廳評為“文明醫院”;1991年被大理州委州政府授予“學雷鋒先進單位”稱號、1996年授予“大理州小兒麻痹矯治康復中心先進集體”稱號;1999年被省衛生廳命名為“云南省衛生系統九八年行業作風建設先進集體”;2003年大理州州委州政府評為“抗擊非典先進集體”;2004年3月被省衛生廳省婦聯授予“巾幗文明示范崗”先進稱號。
醫院多年來不斷引進開展新技術、新項目,91年在滇西地區**家引進了腹腔鏡技術、肝內外膽管取石技術,至今已成功開展了近4千多例,該項技術目前在滇西地區處于**水平;95年以來成功涉及腹部外科、泌尿外科、婦科、胸科等各類手術,并開展了前列腺電汽化摘除手術,目前已完成了2百多例,受到廣大患者、特別是老年患者和不宜常規手術患者的歡迎和青睞,該項技術填補了滇西的空白,處于**水平;1999年底開展的消化內鏡治療技術,是目前在國內都比較先進的消化系統治療技術,目前我院已成功開展內鏡下套扎止血,息肉切除、逆行胰腺管造影、ODDI氏孔切開膽總管取石術等手術。顯微外科是我院的重點科室,該技術達到省內先進水平;另外,醫院目前使用的電子胃鏡,是滇西最細**的胃鏡,為廣大患者減輕了檢查中的痛苦,提高了檢查診斷水平;醫院98年引進瑞典金寶公司的血液透析設備,成立了血透中心,為患者提供了先進、優質的治療手段;96年引進的超聲波碎石機,為一千多例泌尿系結石患者解除了病痛,取得了豐富的經驗和顯著的成績。
醫院還擁有一大批具有現代化水平的進口的大中型醫療設備,如:全身CT、彩超、全自動生化分析儀、電子胃鏡、多功能腹腔鏡等。最近,又引進了西班牙政府設備貸款項目,配備了中C臂X光機、1000mAX光胃腸機、數字檢影、熒光病理顯微鏡、自動酶免疫分析系統、自動細菌檢測/藥敏分析儀等一大批目前處于國內**水平的基礎設備,使醫院的硬件建設達到了國內同級醫院**的水平,使醫院檢查、診斷和治療水平得到了很大提高,為廣大患者提供了一個高水平、多層次、全方位的綜合醫療服務場所。為本市建設滇西中心城市提供更好的醫療服務。
大理市第一中醫院所獲榮譽1988年被云南省衛生廳評為“文明醫院”;1991年被大理州委州政府授予“學雷鋒先進單位”稱號、1996年授予“大理州小兒麻痹矯治康復中心先進集體”稱號;1999年被省衛生廳命名為“云南省衛生系統九八年行業作風建設先進集體”;2003年大理州州委州政府評為“抗擊非典先進集體”;2004年3月被省衛生廳省婦聯授予“巾幗文明示范崗”先進稱號。
大理市第一中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