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8健康網-優質健康、養生、生活百科知識分享平臺! 專題 地圖
首頁 中藥

白頭翁

時間:1970-01-01 08:00 來源:未知 作者:小久 人氣:
【導讀】:【中文名】白頭翁(《本經》) 【類別】根類 【異名】野丈人、胡王使者(《本經》),白頭公(《本草經集注》)。 【來源】為毛茛科植物白頭翁的根。 【植物形態】白頭翁,又名:奈何草...

【中文名】白頭翁(《本經》)
【類別】根類
【異名】野丈人、胡王使者(《本經》),白頭公(《本草經集注》)。

白頭翁

【來源】為毛茛科植物白頭翁的根。
【植物形態】白頭翁,又名:奈何草(《吳普本草》),粉乳草、粉草、白頭草(《履?巖本草》),老和尚頭、老冠花、老姑草、毫筆花、耗子尾巴花、貓爪子花、菊菊苗、老翁花、山棉花根。
多年生草本,高10~40厘米,全株密被白色長柔毛。主根較肥大。葉根出,叢生,花期時較小,果期后增大;葉柄長,基部較寬或成鞘狀;3出復葉,小葉再分裂,裂片倒卵形或矩圓形,先端有1~3個不規則淺裂,上面綠色,疏被白色柔毛,下面淡綠色,密被白色長柔毛。花先葉開放,單一,頂生;花莖根出,高10余厘米;總苞由3小苞葉組成,苞葉通常3深裂,基部愈合抱莖;花直徑3~4厘米,花被6,排列為內外2輪,紫色,瓣狀,卵狀長圓形或圓形,長3~3.5厘米,寬約1.2~1.5厘米,外被白色柔毛;雄蕊多數,長約為花被的1/2,花藥基著,黃色;雌蕊多數,花柱絲狀,密被白色長毛。瘦果多數,密集成頭狀,花柱宿存,長羽毛狀。花期3~5月。果期5~6月。
生于山野、荒坡及田野間。分布黑龍江、吉林、遼寧、河北、山東、河南、安徽、山西、陜西、江蘇等地。
本植物的莖葉(白頭翁莖葉)、花(白頭翁花)亦供藥用,各詳專條。
此外,尚有下列幾種同屬植物亦同等人藥:
①興安白頭翁
根出葉2回羽狀全裂,最終裂片線狀披針形,寬4~10毫米,先端銳尖,上方常有1至數個粗銳鋸齒;花淡藍紫色,花被長圓形,長2~2.8厘米。
分布東北。
②朝鮮白頭翁
根出葉2回羽狀全裂,側生的兩對全裂片無柄,頂端的一片有柄,廣菱形,再作2~3深裂;花鮮紅色或紫紅色。
分布東北。
③紺葉白頭翁
根出葉3回羽狀分裂,最終裂片狹線形,寬1~2.5毫米;花大,藍紫色,花被片不反折,外面被伏毛。
分布東北及內蒙古、河北等地。
④蒙古白頭翁
基生葉2回3全裂,最終裂片寬0.8~1.5毫米,側生裂片無柄,近羽狀深裂,上面幾無毛,下面被長柔毛;花紫色,花被外面密生柔毛。
分布內蒙古、新疆。
【采集】春季開花前采挖,除掉地上莖,保留根頭部白色茸毛,去凈泥土,哂干。
【藥材】干燥的根呈圓柱形至圓錐形,稍扭曲,或有破皮處,長6~15厘米,直徑0.5~1.7厘米。外皮黃棕色或灰棕色,多巳脫落,殘留者亦易剝落,不帶外皮者呈灰黃色或淡黃褐色,具縱皺及斑狀的支根痕,皮破處有網狀裂紋或裂隙。根頭頂端叢生白色毛茸及除去莖葉的痕跡。質硬而脆。斷面較平坦,外部黃白色或淡黃棕色,木心淡黃色。氣微,味苦澀.以條祖長、整齊、外表灰黃色、根頭部有白色毛茸者為佳。
主產內蒙古、遼寧、河北。此外,河南、山東、吉林、江蘇、安徽、陜西、山西、黑龍江等地亦產。
商品白頭翁,各地使用的品種頗不一致,其主要的尚有:薔薇科植物委陵菜的根或帶有地上部分的根(參見委陵菜條),使用于河南、湖北、湖南、江西、廣東、廣西、福建、四川、貴州、安徽、江蘇等地;翻白草的根或帶根全草(參見翻白草條),使用于河南、安徽、江蘇、江西、廣西、廣東等地;毛茛科植物野棉花的根(參見野棉花根條),使用于陜西、四川、甘肅等地;打破碗花花的根(參見打破碗花花條),使用于甘肅等地;大火草的根(參見大火草根條),使用于四川、甘肅等地。
【化學成分】白頭翁、興安白頭翁,朝鮮白頭翁、細葉白頭翁的根含皂甙約9%,水解則生三萜甙元、葡萄糖、鼠李糖和一未知的糖。另含白頭翁素(又名銀蓮花素),是一種強的心臟毒,但除去根的全草則有強心作用,其強心成分有翁靈、翁因
【炮制】揀凈雜質,洗凈,潤透后切片曬干。
【性味】苦,寒。
①《本經》:味苦,溫,無毒。
②《別錄》:有毒。
③《藥性論》:味甘苦,有小毒。
④李杲:味苦,性寒。
【歸經】入大腸、肝、胃經。
①《雷公炮制藥性解》:入心、腎二經。
②《本草經疏》:入手、足陽明經血分。
③《長沙藥解》:入足少陽膽、足厥陰肝經。
【功用主治】清熱涼血,解毒。治熱毒血痢,溫瘧寒熱,鼻衄,血痔。
①《本經》:主溫瘧狂易寒熱,百瘕積聚,癭氣,逐血止痛,金瘡。
②《別錄》:(主)鼻衄。
③陶弘景:療毒痢。
④《藥性論》:止腹痛及赤毒痢,治齒痛,主項下瘤疬。主百骨節痛。
⑤《日華子本草》:治一切風氣及暖腰膝,明目,消贅。子:功用同上。
⑥《傷寒蘊要》:熱毒下痢紫血鮮血者宜之。
⑦《本草匯言》:涼血,消瘀,解濕毒。
⑧《本草備要》:治禿瘡、瘰疬、疝瘕、血痔、偏墜,明目,消疣。
⑨《綱目拾遺》:去腸垢,消積滯。
⑩《現代實用中藥》:療咽腫。
【用法與用量】內服:煎湯,3~5錢(鮮者0.5~1兩);或入丸、散。外用:搗敷。
【宜忌】虛寒瀉痢忌服。
①《藥性論》:豚實為使。
②《日華子本草》:得酒良。
③《本草經疏》:滯下胃虛不思食,及下利完谷不化,泄瀉由于虛寒寒濕,而不由于濕毒者忌之。
④《本草從新》:血分無熱者忌。
【選方】①治熱痢下重:白頭翁二兩,黃連、黃柏、秦皮各三兩。上四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去滓。溫服一升,不愈更服。(《金匱要賂》白頭翁湯)
②治休息痢,日夜不止,腹內冷痛:白頭翁一兩,黃丹二兩(并白頭翁入鐵瓶內燒令通赤),干姜一兩(炮裂,銼),莨菪子半升(以水淘去浮者,煮令芽出,曝干,炒令黃黑色),白礬二兩(燒令汁盡)。上件藥,搗羅為末,以醋煮面糊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食前,以粥飲下十丸。(《圣惠方》白頭翁丸)
③治冷勞泄痢及婦人產后帶下:白頭翁(去蘆頭)半兩,艾葉二兩(微炒).上二味為末,用米醋一升,入藥一半,先熬成煎,入余藥末,和丸梧桐子丸每服三十丸,空心食前,米飲下。(《圣濟總錄》白頭翁丸)
④治產后下利虛極:白頭翁、甘草、阿膠各二兩,秦皮、黃連、柏皮各三兩.上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半,內膠令消盡。分溫三服。(《金匱要略》白頭翁加甘草阿膠湯)
⑤治小兒熱毒下痢如魚腦:白頭翁半兩,黃連二兩半(去須,微炒),酸石榴皮一兩(微炙,銼)。上件藥,搗租羅為散,每服一錢,以水一小盞,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侯,量兒大小,加減服之。(《圣惠方》白頭翁散)
⑥治溫瘧發作,昏迷如死:白頭翁一兩,柴胡、半夏、黃芩、檳榔各二錢,甘草七分。水煎服。(《本草匯言》)
⑦治外痔腫痛:白頭翁草以根搗涂之。(《衛生易簡方》)
⑧治瘰疬延生,身發寒熱:白頭翁二兩,當歸尾、牡丹皮、半夏各一兩。炒為末,每服三錢,白湯調下。(《本草匯言》)
⑨療少小陰頹:生白頭翁根,不問多少,搗之,隨病處以敷之,一宿當作瘡,二十日愈。(《小品方》)
【臨床應用】①治療原蟲性痢疾
成人每日用白頭翁根莖15~30克,水煎分3次服,7天為一療程。病情較重者另用30~50克,煎成100毫升藥液作保留灌腸,每日1次.據23例觀察,給藥后大便次數及紅白粘液明顯減少;大便鏡檢阿米巴原蟲轉陰時間平均為1.4天;直腸鏡檢查證明,潰瘍愈合迅速,全部病例平均7天治愈。另文報道用白頭翁煎劑治療效十例,全部治愈;治療時間最長者9天,最短者1天,平均2天。此外,亦可用白頭翁組織浸出液,每日肌肉注射1次,初劑2毫升,其后每次增加0.5毫升,遞增至3.5毫升為止;癥狀消失后繼續注射5~10次,以后減為每周1~2次,全程為3個月。重癥及慢性病例兼用白頭翁組織浸出液5~8毫升,加生理鹽水60毫升作直腸灌注,每日1次。治療23例,19例治愈,4例好轉;癥狀消失的平均時間為4.4天,大便轉陰為6.1天。
②治療細菌性痢疾
用單味白頭翁治療菌痢,系統的觀察似較少。曾報道用改良的白頭翁湯(白頭翁6錢,黃柏3~6錢,秦皮2~3錢,木香、陳皮、甘草各1錢,加水400毫升,煎成200毫升為一劑),治療123例急性菌痢,或慢性菌痢的急性發作型,都日服1劑,上,下午分服,連服5~10天或7~15天為一療程。治療結果:治愈率為78%,與對照組(用磺胺脒治療)的治愈率76%相近。如按腸道病變的不同觀察療效,則卡他型的療效較高,治愈率為95%,糜爛型的治愈率為75%,潰瘍型的治愈率為56.7%。糜爛潰瘍型的療程均為7~15天,且同時加用10%綠茶煎劑行保留灌腸。治療有效的病例,平均退熱時間為2.01天,腹痛、里急后重及腹部壓痛消失時間為6.9天,大便次敷恢復正常時間為10.02天,大便性狀恢復正常時間為10.1天,大便常規檢查恢復正常時間為9.4天,大便培養陰轉時間為4.05天。
③治療瘰疬
取白頭翁5兩,洗凈剪成寸段,用白酒2斤浸泡,裝壇內密封,隔水煎煮數沸,取出后放地上陰涼處2~3天,然后開壇,撈出白頭翁,將酒裝瓶密封備用。早晚食后1小時各服1次,每次飲1~2盅。一般1~2個月為一療程。適用于瘰疬潰后,膿水清稀,久不收口的患者。經治10余例均有效。
④治療癤癰
白頭翁2兩,水煎股,連服數天。仍結合常規局部治療。白頭翁服后無不良反應,少數病人服后有緩瀉作用,對實熱便秘患者,極為合適。

    文章標簽:
      白頭翁,【,中文名,】,白頭翁,《,本經,》,類別,
    相關推薦
    • 芡實根

      芡實根 (《綱目》) 【異名】役菜(《食性本草》)。 【來源】為睡蓮科植物芡的根。植物形態詳芡實條。 【采集】7月采。 【...

    • 艾實

      艾實,中藥名。為菊科植物艾Artemisia argyiLévl.et Vant.的果實。分布廣,除極干旱與高寒地區外,幾遍及全國。果實入藥,性溫...

    • 桑椹酒

      桑椹酒(《綱目》) 【來源】為桑科植物桑的果穗,同藥曲釀成的酒。參見桑椹條。 【制法】《綱目》:用桑椹搗汁煎過,同...

    • 芡實莖

      芡實莖 (《綱目》) 【異名】花耿(《本草圖經》),雞頭菜(《綱目》)。 【來源】為睡蓮科植物芡的花莖。植物形態詳芡實條。...

    • 豹骨

      豹骨 (《醫林纂要》) 【來源】為貓科動物豹的骨胳。 【動物形態】豹,又名:程(《莊子》),失刺孫(《夢溪筆淡》),金錢豹...

    • 柳葉

      柳葉 (《本經》) 【來源】為楊柳科植物垂柳的葉。植物形態詳"柳枝"條。 【采集】春,夏采收。 【化學成分】含4.93%鞣質(干...

    • 砂仁殼

      砂仁殼 (《中藥志》) 【異名】砂殼(《飲片新參》)。 【來源】為姜科植物陽春砂或縮砂的果殼。植物形態詳"砂仁"條。 【藥...

    • 唐古特馬尿泡

      唐古特馬尿泡 (《陜甘寧青中草藥選》) 【異名】馬尿泡、羊尿泡(《青海常用中草藥手冊》),唐傳尕保(藏名)。 【來源】為茄...

    版權聲明:

    1、本文系會員投稿或轉載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旨在傳遞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觀點和立場;

    2、本站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

    3、若侵犯您的版權或隱私,請聯系本站管理員刪除。

    上一篇:荷葉蒂 下一篇:甘薯

    相關分類

    熱門資訊

    皖ICP備2023007517號-2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免费人成在线观看视频高潮| 国产嘿嘿嘿视频在线观看| 一二三四社区在线中文视频 | 日韩在线视频不卡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欧美日韩精品久久| 男女交性特一级| 又大又紧又硬又湿a视频| 这里只有精品视频在线| 国产成人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一级大黄大色毛片| 激情黄+色+成+人| 六月天丁香婷婷| 老师让我她我爽了好久视频| 国产午夜激无码av毛片| 国产喷水在线观看| 国产熟女露脸大叫高潮| 18禁美女裸体免费网站| 国精无码欧精品亚洲一区| 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婷婷| 日韩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 雄y体育教练高h肌肉猛男| 国产成人亚洲综合| 色综合天天综合中文网| 国产精品国语自产拍在线观看| 91精品全国免费观看含羞草| 在线jlzzjlzz免费播放| av免费不卡国产观看| 好男人什么影院| 一二三四社区在线中文视频| 尤物久久99热国产综合| 中文国产成人久久精品小说| 无人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久久久www成人免费精品| 日本人妻丰满熟妇久久久久久| 久久图库99图库| 日韩人妻无码精品一专区| 久久精品视频国产| 日韩精品欧美高清区| 久草电影在线播放| 最新国产精品自在线观看| 九九久久99综合一区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