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體育學院學報》是由廣東省教育廳主管,廣州體育學院主辦的綜合性體育科學學術期刊,面向中國國內外公開發行。據2019年1月《廣州體育學院學報》學報官網顯示,學報編輯委員會共有編委17人,特邀編委16人。據2019年1月6日中國知網顯示,《廣州體育學院學報》共出版文獻4871篇、總被下載1428546次、總被引56792次,(2018版)復合影響因子為1.049,(2018版)綜合影響因子為0.562。據2019年1月6日萬方數據知識服務平臺顯示,《廣州體育學院學報》共出版文獻3591篇、總被下載131629次、總被引33264次,據2015年中國期刊引證報告(擴刊版)數據顯示,《廣州體育學院學報》影響因子為0.81。
廣州體育學院學報資料
- 中文名:廣州體育學院學報
- 外文名:JournalofGuangzhouSportUniversity
- 國內刊號:44-1129/G8
- 主辦單位:廣州體育學院
- 出版周期:雙月刊
辦刊歷史
1981年,《廣州體育學院學報》創刊,曾用名《廣州體院學報》[1]。
1990年,原《廣州體院學報》停刊,刊物改名為《廣州體育學院學報》[2]。
2014年12月,《廣州體育學院學報》被中國原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認定為第一批學術期刊。
辦刊條件
欄目方向
《廣州體育學院學報》以反映廣州體育學院教學、訓練和科研成果為主,同時交流和傳播中國國內外體育科研成果和科技信息,開展并進行學術討論與爭鳴,以廣泛的學科涉及面和學術論文實用性促進中國體育科研事業的發展。主要欄目有體育社會科學、運動人體科學、體育文化視角、體育探索求真、休閑體育研究、競技體育縱橫、運動心理學、運動訓練與競賽、奧林匹克專欄、學校體育研究、民族傳統體育等[3]。
人員編制
據2019年1月《廣州體育學院學報》學報官網顯示,學報編輯委員會共有編委17人,特邀編委16人[4]。
工作人員名單
職務
姓名
特邀編委
毛振明
田野
田麥久
馮連世
朱為模(美國)
孫民治
李明(美國)
陳佩杰
周愛光
周里
黃漢升
謝瓊桓
謝敏豪
蔣志學
程蜀琳(芬蘭)
鮑明曉
展開表格
學術交流
2017年9月25日,《廣州體育學院學報》主編黃曉春在人文學院講學[5]。
2018年5月5日,《廣州體育學院學報》主編黃曉春參加第四屆廣州體育學院“體醫結合論壇”暨廣東省高校體育教師科研能力提升班會議[6]。
辦刊成果
出版發行
據2019年1月6日中國知網顯示,《廣州體育學院學報》共出版文獻4871篇[2]。
據2019年1月6日萬方數據知識服務平臺顯示,《廣州體育學院學報》共出版文獻3591篇[7]。
收錄情況
《廣州體育學院學報》被南大cssci來源核心期刊目錄(2008年-2009年)、CSSCI擴展版來源期刊[3]、北京大學《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1996年(第二版)、2000年版、2004年版、2008年版、2011年版、2014年版、2017年版)收錄[2]。
影響因子
據2019年1月6日中國知網顯示,《廣州體育學院學報》總被下載1428546次、總被引56792次,《廣州體育學院學報》總被下載131629次、總被引33264次,據2015年中國期刊引證報告(擴刊版)數據顯示,《廣州體育學院學報》影響因子為0.81,在全部統計源期刊(6735種)中排第1497名,在大學學報(教科文藝)、體育(356種)中排第28名[7]。
榮譽表彰
2008年,《廣州體育學院學報》在全國體育院校學報評比活動中榮獲“優秀學報”獎[3]。
文化傳統
政治方面:《廣州體育學院學報》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和學術導向,堅持三個代表,堅持政治上的清醒和堅定,嚴格把關,在思想政治和行動上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嚴格遵守法紀、政紀、黨紀,嚴格遵守宣傳紀律,認真執行國家及省新聞出版署、局的各項有關科學技術和出版方面的政策法令和法規,報堅持先進文化方向,積極宣傳科學理論,倡導科學精神和人文精神,堅持科學研究為教學服務。提倡理論創新和知識創新,擴大本學報在國內外的影響。
業務方面:堅持開門辦刊,以質量求生存,以特色求發展。嚴格執行國家保密、版權、專權等有關法律法規。及時捕捉中國國內外最新科研動態和發展趨勢,研究各學科前沿問題,熱點、難點及交叉學科邊緣學科中的問題。
辦刊宗旨:明確為體育事業服務,為體育教學科研服務的意識,按照業務分工范圍按時、按期出版刊物,嚴格遵守《出版管理條例》和國家有關出版發行工作的規定和條例,從未有過違規記錄。期刊的編輯、文字、校對、印刷等遵循《科學技術期刊質量要求》等國家標準和期刊行業標準,有較高的美觀、實用的版式、封面設計和較高的印刷質量和裝幀質量;編輯部的主編和刊物編輯均取得國家規定的任職資格和條件。編輯部的編輯也積極進行專業的在職學習,不斷提高自己的專業知識水平[3]。
參考資料
[1]廣州體育學院學報第1期·中國知網[引用日期2019-01-06]
[2]廣州體育學院學報·中國知網[引用日期2019-01-06]
[3]學報簡介·廣州體育學院學報[引用日期2019-01-05]
[4]編委會·廣州體育學院學報編輯部[引用日期2019-01-06]
[5]人文學院邀請《廣州體育學院學報》主編黃曉春來院講座·廣州城建職業學院[引用日期2019-01-14]
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