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地羅
(《生草藥性備要》)
【異名】怎地羅。一朵芙蓉花(《生草藥性備要》),落地金錢、夜落金錢(《廣州植物志》),文錢紅(《陸川本草》),金線吊芙蓉(《南寧市藥物志》)。
【來源】為茅膏菜科植物錦地羅的去花莖的全草。
【植物形態(tài)】錦地羅,又名:五柱毛氈苔。
多年生草本。葉基生,旋疊狀排列,層層重疊如銅錢;葉片倒卵狀匙形,長6~10毫米,寬約6毫米,前部邊緣有紅色腺毛,基部漸狹而成柄;托葉膜質?;ㄇo1~3枚,自葉叢抽出,高6~22厘米,柔弱,無毛;總狀花序;小花具柄,長約3毫米;花萼鐘形,裂片5,長約3毫米,狹卵形,先端短尖;花瓣5,白色,長于萼片;雄蕊5;子房近球形,無毛,花柱5,線形,有流蘇狀柱頭。蒴果背裂,種子多數。花期5月。
生于低濕草地。分布廣西、廣東、福建、臺灣等地。
【采集】4~5月采收全草,剪去花莖,曬干。
【藥材】干燥全草,葉片倒卵狀匙形,黃褐色,菲薄,邊緣密生紅色腺毛,托葉流蘇狀。全部葉片重疊擠壓,呈銅錢狀或形狀不規(guī)則的扁塊,直徑約15~24毫米,厚約5~8毫米不等。底部棕褐色,有殘存黑褐色、線形的根;邊緣紅色、氈狀,摸之疏松;頂面枯黃色,中央殘存1~3條花莖的基部;花莖纖細,黃褐色,很少帶有花朵。氣微,味淡。以朵大、邊緣紅色、無泥屑雜質者為佳。
主產于廣東,廣西亦產。
【性味】甘淡,涼。
①《生草藥性備要》:"味淡,性寒。"
②《陸川本草》:"淡,涼。"
③《南寧市藥物志》:"甘,平,無毒。"
【功用主治】治痢疾,肺熱咳嗽,咽喉碎痛,小兒疳積,耳內流膿。
①《生草藥性備要》:"有紅白二種,紅治紅痢,白治白痢,煲瘦肉食湯;作茶飲治小兒生疳。"
②《本草求原》:"解積毒,理疳積。"
③《陸川本草》:"消炎,去腐。治小兒胎毒,喉爛,潰瘍。"
④《南寧市藥物志》:"清熱解毒。治內傷熱咳,肺勞咯血,耳內流膿。"
【用法與用量】內服:煎湯,2~5錢。外用:搗敷。
錦地羅
時間:1970-01-01 08:00 來源:未知 作者:小久 人氣:
【導讀】:錦地羅 (《生草藥性備要》) 【異名】怎地羅。一朵芙蓉花(《生草藥性備要》),落地金錢、夜落金錢(《廣州植物志》),文錢紅(《陸川本草》),金線吊芙蓉(《南寧市藥物志》)。 【來源】為茅...
文章標簽:
相關推薦
-
荊三棱
荊三棱 【釋名】京三棱、草三棱、雞爪棱、黑三棱、石三棱 【氣味】(根)苦、平、無毒。 【主治】 1、癥瘕鼓脹,用三棱...
-
藎草
藎草 (《本經》) 【異名】菉竹(《詩經》),王芻(《毛詩傳》),黃草(《吳普本草》),蓐、鴟腳莎(《爾雅》郭璞注),菉蓐草...
-
驚風草
驚風草 (《云南中草藥》) 【異名】亮星草、亮葉子草、巖蓮(《云南中草藥》),披麻草(《昆明民間常用草藥》)。 【來源】為...
-
金刷把
金刷把 (《陜西中草藥》) 【來源】為石蕊科植物松石蕊的全體。 【植物形態(tài)】松石蕊 寄生地衣植物。全體呈珊瑚狀,多回分...
-
含羞草根
含羞草根 (《云南中草藥》) 【來源】為豆科植物含羞草的根,植物形態(tài)詳含羞草條。 【采集】夏、秋采集,洗凈,曬干。...
-
光葉水蘇
光葉水蘇 (《浙江民間常用草藥》) 【異名】望江青、天芝麻(《李氏草秘》),白馬蘭、泥燈心、野地蠶、白根草(《浙江民間...
-
貫眾
貫眾 (《本經》) 【異名】銳苻、濼(《爾雅》),貫節(jié)、貫渠、百頭、虎卷、扁符(《本經》),貫中、貫鐘、貫來、渠母、伯芹...
-
海燕
海燕 (《綱目》) 【來源】為海燕科動物海燕的全體。 【動物形態(tài)】海燕 體扁平,呈五角形星狀;其中央部稱為體盤,體盤背...
版權聲明:
1、本文系會員投稿或轉載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旨在傳遞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觀點和立場;
2、本站僅提供信息發(fā)布平臺,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
3、若侵犯您的版權或隱私,請聯系本站管理員刪除。
上一篇:荊三棱
下一篇:暫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