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線草
(《貴州民間草藥》)
【異名】重陽柳、蟹殼草(《花鏡》),毛蓼、白馬鞭(《植物名實(shí)圖考》),人字草、九盤龍(《廣西中藥志》),野蓼、一串紅(江西《草藥手冊》)。
【來源】為蓼科植物金線草的全草。
【植物形態(tài)】金線草
多年生草本,高50~100厘米。根莖橫走,粗壯,常扭曲。莖直立,節(jié)膨大。葉互生,橢圓形或長矩圓形,長6~15厘米,寬3~6厘米,先端短漸尖或急尖,基部楔形,全緣,兩面均有長糙伏毛,散布棕色斑點(diǎn);托葉鞘簡狀,抱莖,膜質(zhì),被毛.穗狀花序腋生或頂生;花小,紅色;苞片有睫毛;花被4裂,裂片廣卵形;雄蕊5;柱頭2歧,先端鉤狀。瘦果卵圓形,棕色,表面光滑。花期秋季。果期冬季。
生于山地林緣、路旁陰濕處。分布山東、河南、山西、陜西、湖北、四川、貴州、云南、廣西、廣東、江西、浙江、江蘇等地。
同屬植物短毛金線草亦同供藥用。
以上植物的根(金線草根)亦供藥用,另詳專條。
【采集】夏、秋采收,鮮用或曬干。
【性味】辛,溫。
①《廣西中藥志》:"辛澀,溫,有小毒。"
②《陜西草藥》:"味辛微苦,性溫。"
【功用主治】祛風(fēng)除濕,理氣止痛,止血,散瘀。治風(fēng)濕骨痛,胃痛,咳血,吐血,便血,血崩,經(jīng)期腹痛,產(chǎn)后血瘀腹痛,跌打損傷。
①《廣西中藥志》:"祛風(fēng)止痛,健脾燥濕,散瘀消腫。治霍亂吐瀉,風(fēng)濕痛,癰腫瘰疬。"
②江西《草藥手冊》:"散瘀止血,解毒利氣。治吐血,咳血,下血,血崩。"
③《陜西草藥》:"收斂,止血,止痛。治跌打損傷。"
【用法與用量】內(nèi)服:煎湯,0.3~1兩。外用:煎水洗。
【選方】①治經(jīng)期腹痛,產(chǎn)后瘀血腹痛:金線草一兩,甜酒一兩。加水同煎,紅糖沖服。(江西《草藥手冊》)
②治初期肺癆咳血:金線草莖葉一兩。水煎服。(江西《草藥手冊》)
③治風(fēng)濕骨痛:人字草、白九里明各適量。煎水洗浴。(《廣西中藥志》)
④治皮膚糜爛瘡:金線草莖葉水煎洗患處。(江西《草藥手冊》)
⑤治胃痛:金線草莖葉水煎服。(《陜西草藥》)
金線草
時(shí)間:1970-01-01 08:00 來源:未知 作者:小久 人氣:
【導(dǎo)讀】:金線草 (《貴州民間草藥》) 【異名】重陽柳、蟹殼草(《花鏡》),毛蓼、白馬鞭(《植物名實(shí)圖考》),人字草、九盤龍(《廣西中藥志》),野蓼、一串紅(江西《草藥手冊》)。 【來源】為蓼科植...
文章標(biāo)簽:
相關(guān)推薦
-
金盞草
金盞草 (《綱目》) 【異名】金盞花、醒酒花(《宛陵集》詩注),金盞兒花(《救荒本草》),長春花(《綱目》),長春菊(《學(xué)圃...
-
金銀花
金銀花 (《履巉巖本草》) 【異名】忍冬花(《唐本草》),銀花(《溫病條辨》),鷺鷥花(《植物名實(shí)圖考》),蘇花(《藥材資料...
-
金蕎麥
金蕎麥 RhizomaFagopyriCymosi (英) WildBuckwheatRhizome 【別名】 野蕎麥、蕎麥三七、金鎖銀開。 【來源】 為蓼科植物野蕎麥Fagop...
-
金銀花─山銀花
【中文名】:金銀花─山銀花 【類別】:花類 【英文名】:WildHoneysuckleFlower 【別名】:山金銀花、土忍冬、土銀花。 【來...
-
雞嗉子花
雞嗉子花 (《貴州草藥》) 【異名】牛舌片。 【來源】為蘭科植物細(xì)毛火燒蘭的全草。 【植物形態(tài)】細(xì)毛火燒蘭 多年生草本...
-
雞骨菜
雞骨菜 (《四川中藥志》) 【來源】為忍冬科植物垂枝雙楯的根。 【植物形態(tài)】垂枝雙楯 落葉灌木,高達(dá)6米。幼枝有短柔毛...
-
黑鱗大耳蕨
黑鱗大耳蕨 (《浙江天目山目山藥植志》) 【來源】為鱗毛蕨科植物黑鱗耳蕨的嫩葉。 【植物形態(tài)】黑鱗耳蕨,又名:大葉山...
-
狗屎花根
狗屎花根 (《滇南本草》) 【異名】雞爪參(《貴州民間方藥集》),接骨草根(《全展選編?外科》)。 【來源】為紫草科植物倒...
版權(quán)聲明:
1、本文系會員投稿或轉(zhuǎn)載自網(wǎng)絡(luò),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旨在傳遞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觀點(diǎn)和立場;
2、本站僅提供信息發(fā)布平臺,不承擔(dān)相關(guān)法律責(zé)任;
3、若侵犯您的版權(quán)或隱私,請聯(lián)系本站管理員刪除。
上一篇:金盞草
下一篇:暫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