夾蛇龜
(《蜀本草》)
【異名】攝龜(《爾雅》),陵龜(《爾雅》郭璞注),形龜(《抱樸子》),鴦龜(陶弘景),呷蛇龜(《唐本草》),啖蛇龜(《食療本草》),克蛇龜(《浙江中藥手冊》),斷版龜(江蘇)。
【來源】為龜科動物夾蛇龜?shù)娜w。
【動物形態(tài)】夾蛇龜
體長圓形,背、腹均有堅硬的鱗甲;甲長約15厘米左右。頭略呈矩圓形;頭頂光滑無鱗,黃綠色,頭側(cè)及眼后方有黑紋;鼓膜圓形,明顯。吻端略尖,頜無齒,成角質(zhì)緣;頸能伸縮。背面鱗甲黑褐色,脊棱明顯;頂鱗甲狹小;脊鱗甲S枚,第2、3、4枚較大,第5枚呈扇形;肋鱗甲兩側(cè)各4枚;緣鱗甲每側(cè)11枚;肛鱗甲2枚。腹甲長圓形,黑色,邊緣黃色;腹鱗甲12枚,前后兩半間有韌帶相連,能活動,使甲殼閉合。尾尖短。四肢背鱗,指、趾間具蹼,并均有鉤爪。
棲于山溪中。分布浙江、江蘇、湖南、湖北。
本動物的肉(夾蛇龜肉),亦供藥用,另詳專條。
夾蛇龜為閉殼龜?shù)囊环N,我國廣東、廣西尚產(chǎn)一種三棱閉殼龜,形狀相似,但背甲有三條縱棱,且肛角板后緣有凹陷為異。
【采集】春、夏、秋三季均可捕得。
【功用主治】治骨勞,勞熱骨蒸,崩漏帶下,小兒囟門不合,久瘧,痔疾,瘰疬,喉蛾。
①《食療本草》:"主女人漏下赤白崩中,小兒囟不合,破百瘕痃瘧,療五痔陰濁濕痹,女子陰隱瘡及骨節(jié)中寒熱,煮汁浴漬之。"
②《浙江中藥手冊》:"活血消腫。治單雙喉蛾,瘰疬惡瘡。"
③治骨結(jié)核。(江蘇)
【用法與用量】內(nèi)服:酥炙或燒炭研末,1~2錢。外用:煎湯浴漬或燒灰調(diào)敷。
夾蛇龜
時間:1970-01-01 08:00 來源:未知 作者:小久 人氣:
【導讀】:夾蛇龜 (《蜀本草》) 【異名】攝龜(《爾雅》),陵龜(《爾雅》郭璞注),形龜(《抱樸子》),鴦龜(陶弘景),呷蛇龜(《唐本草》),啖蛇龜(《食療本草》),克蛇龜(《浙江中藥手冊》),斷版龜(江...
文章標簽:
相關推薦
-
白魚尾
白魚尾 (《閩東本草》) 【異名】溪桃、野桃(《閩東本草》),楊波葉、蒲羌癀、白波越子(《福建中草藥》)。 【來源】為馬錢...
-
百蕊草
百蕊草 (《本草圖經(jīng)》)) 【異名】百乳草(《本草圖經(jīng)》),地石榴(《貴州民間方藥集》),小草(《全展選編?內(nèi)科》)。 【來源...
-
白云花根
白云花根 (云南) 【異名】法羅海,滇獨活、毛爪參、香白芷。 【來源】為傘形科植物白云花的根。 【植物形態(tài)】白云花 多...
-
百蕊草根
百蕊草根 (《本草圖經(jīng)》) 【來源】為檀香科植物百蕊草的根,植物形態(tài)詳"百蕊草"條。 【功用主治】《本草圖經(jīng)》:"下乳,...
-
何首烏
何首烏 (《日華子本草》) 【異名】地精(《何首烏錄》),亦斂(《理傷續(xù)斷秘方》),首烏(《經(jīng)驗方》),陳知白(《開寶本草》...
-
阿育魏實
阿育魏實 (《新疆中草藥手冊》) 【來源】為傘形科植物粗糙芹的種子。 【植物形態(tài)】粗糙芹 一年生草本,高0.5~1米。莖直...
-
白丁香
白丁香 (《滇南本草》) 【異名】雀蘇(《雷公炮炙論》),雄雀矢(《別錄》),青丹(《本草拾遺》),麻雀糞(《滇南本草》),雄...
-
雞肉參
雞肉參 (《云南中草藥選》) 【異名】角蒿。 【來源】為紫葳科植物雞肉參的根。 【植物形態(tài)】雞肉參 多年生草本,高25~...
版權聲明:
1、本文系會員投稿或轉(zhuǎn)載自網(wǎng)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旨在傳遞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觀點和立場;
2、本站僅提供信息發(fā)布平臺,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
3、若侵犯您的版權或隱私,請聯(lián)系本站管理員刪除。
上一篇:白魚尾
下一篇:暫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