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脂
(《本草經集注》)
【異名】柏油(《綱目拾遺》)。
【來源】為柏科植物側柏樹干或樹枝經燃燒后分泌的樹脂汁。植物形態詳"側柏葉"條。
【性味】《草木便方》:"甘,平。"
【功用主治】治疥癬,癩瘡,禿瘡,黃水瘡,丹毒。
①《唐本草》:"枯枝節燒取油,療癘疥及癩瘡。"
②《本草別說》:"以柏枝節燒油膏,敷惡瘡久不瘥,有蟲者。"
③《綱目拾遺》:"搽禿瘡,治癬,頭面耳上黃水瘡,赤游丹。"
【用法與用量】外用:涂敷或熬膏搽。
【選方】①治諸般癬,多年近日癰毒:生柏油一瓶,涂患處,后用年老枯桑柴火熏烤,待好即止;如一次倘不瘳,再熏。(《綱目拾遺》)
②治癬:真柏油,調輕粉涂上,起泡,泡消即愈。(《經驗廣糶》)
③治黃水濕瘡:真柏油二兩,香油二兩。熬稠搽之。(《積德掌經驗方》)
④治赤游丹:蜒蚰十條,土蛛窩五、六個(出草屋老壁內),柏油,舊漆器上刮下漆少許。共搗,以柏油調搽患處。(《醫林集秘》)
柏脂
時間:1970-01-01 08:00 來源:未知 作者:小久 人氣:
【導讀】:柏脂 (《本草經集注》) 【異名】柏油(《綱目拾遺》)。 【來源】為柏科植物側柏樹干或樹枝經燃燒后分泌的樹脂汁。植物形態詳"側柏葉"條。 【性味】《草木便方》:"甘,平。" 【功用主治】治...
文章標簽:
相關推薦
-
斑葉蘭
斑葉蘭 (《貴州民間藥物》) 【異名】銀線盆(《峨嵋藥植》),九層蓋、野洋參(《貴州民間藥物》),小將軍(《浙江中藥資源名...
-
斑蝥
斑蝥 (《本經》) 【異名】斑貓,龍尾(《本經》),螌蝥(《說文》),斑蠔、龍蠔、斑菌、晏青(《吳普本草》),龍苗(《藥性淪...
-
斑葉蘭根
斑葉蘭根 (《貴州民間藥物》) 【異名】野洋參根(《貴州草藥》)。 【來源】為蘭科植物大斑葉蘭或小斑葉蘭的根莖及根。植...
-
稗根苗
稗根苗 (《綱目》) 【來源】為禾本科植物稗的根和苗葉。 【植物形態】稗(《左傳》) 一年生草本,高50~130厘米。稈直立或...
-
白線蛇
白線蛇 (《東北動物藥》) 【異名】白脊蛇、黃脊蛇。 【來源】為游蛇科動物黃脊游蛇的全體。 【動物形態】黃脊游蛇 體長...
-
百眼藤
百眼藤 (廣州空軍《常用中草藥手冊》) 【異名】爬山虎、五眼子、下山虎、泥藤草、雞眼藤。 【來源】為茜草科植物小葉羊...
-
雞肫草
雞肫草 (《重慶草藥》) 【異名】白側耳(《貴州民間藥草》),水側耳(《四川中藥志》)。 【來源】為虎耳草科植物雞眼梅花草...
-
白馬陰莖
白馬陰莖 (《綱目》) 【異名】白馬莖(《本經》)。 【來源】為馬科動物馬的雄性外生殖器。動物形態詳馬肉條。 【炮制】《...
版權聲明:
1、本文系會員投稿或轉載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旨在傳遞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觀點和立場;
2、本站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
3、若侵犯您的版權或隱私,請聯系本站管理員刪除。
上一篇:斑葉蘭
下一篇:暫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