臭苜蓿根
(《陜西中草藥》)
【來源】為豆科植物草木犀的根。植物形態詳"辟汗草"條。
【采集】夏末秋初采挖,洗凈,曬干。
【化學成分】同屬植物白香草木犀根含氯原酸、咖啡酸,對-香豆酸、鄰-香豆酸。
【性味】微苦,平。
【功用主治】渭熱解毒。
【選方】治淋巴結結核:臭苜蓿根一至二兩,白酒一斤。浸泡一星期后服用。每次一酒盅,每日三次。
臭苜蓿根
時間:1970-01-01 08:00 來源:未知 作者:小久 人氣:
【導讀】:臭苜蓿根 (《陜西中草藥》) 【來源】為豆科植物草木犀的根。植物形態詳"辟汗草"條。 【采集】夏末秋初采挖,洗凈,曬干。 【化學成分】同屬植物白香草木犀根含氯原酸、咖啡酸,對-香豆...
文章標簽:
相關推薦
-
臭山羊
臭山羊 (《貴州民間方藥集》) 【異名】臭常山(《中國植物圖鑒》),臭苗(《中國藥植志》),大山羊、騷牯羊、地梔子、梔子...
-
樗白皮
樗白皮 (《藥性論》) 【異名】樗皮(《日華子本草》),臭椿皮(《滇南本草》),苦椿皮(《陜西中藥志》)。 【來源】為苦木科...
-
臭梧桐根
臭梧桐根 (《綱目拾遺》) 【異名】芙蓉根(《綱目拾遺》)。 【來源】為馬鞭草科植物臭梧桐的根,植物形態詳"臭梧桐"條。...
-
垂絲衛矛
垂絲衛矛 (《浙江天目山藥植志》) 【異名】球果衛矛、五棱子(《浙江天目山藥植志》),青皮樹(《中國高等植物圖鑒》),小...
-
檳榔
檳榔 (李當之《藥錄》) 【異名】仁頻(《上林賦》),賓門(李當之《藥錄》),賓門藥餞(《南方草木狀》),白檳榔(《藥性論》...
-
赤小豆
赤小豆 (《本經》) 【異名】亦豆(《日華子本草》),紅豆(《綱目》),紅小豆(《本草原始》),小紅綠豆、虱拇豆(《陸川本草...
-
艾葉
艾葉 (《本草經集注》) 【來源】為菊科植物艾的干燥葉。 【植物形態】艾(《詩經》),又名:冰臺(《爾稚》),艾蒿(《爾雅...
-
金邊龍舌蘭
金邊龍舌蘭 (《南寧市藥物志》) 【異名】金邊蓮(《民間常用草藥匯編》),金邊假菠蘿(《南寧市藥物志》),龍舌蘭(《成都中...
版權聲明:
1、本文系會員投稿或轉載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旨在傳遞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觀點和立場;
2、本站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
3、若侵犯您的版權或隱私,請聯系本站管理員刪除。
上一篇:臭山羊
下一篇:暫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