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榆
(《本草拾遺》)
【異名】樞(《詩經(jīng)》),撬(《爾雅,),柘榆、梗榆(《廣雅》),釘枝榆(《中國樹木分類學(xué)》),刺梅(《浙江天目山藥植志》)。
【來源】為榆科植物刺榆的根皮、樹皮或嫩葉。
【植物形態(tài)】刺榆
落葉喬木,高可達(dá)10米。樹皮暗灰色,深溝裂;幼枝灰褐色,具密毛或疏生柔毛,有粗長的刺。葉互生,橢圓形或橢圓狀長圓形,長2~5.5厘米,寬1~3厘米,先端微鈍,基部圓形或廣楔形,邊緣有粗鋸齒,上面綠色,疏生脫落性柔毛,毛脫落后留有黑色凹痕,下面黃綠色。沿葉脈初具疏生柔毛,后漸脫落;葉柄長1~4毫米,密被短茸毛。花雜性同株,1~4朵簇生于小枝下部或葉腋;花萼4~5裂;雄蕊4;雌蕊歪生,花柱2裂。堅(jiān)果扁,長5~6毫米,具歪形的翅,先端2裂,萼宿存,花期4~5月。果期7~9月。
生于山麓、路旁、村落附近。分布吉林、遼寧、內(nèi)蒙古、河北、山西、河南、安徽、江蘇、浙江、江西、湖南等地。
【功用主治】《浙江天目山藥植志》:"治癰腫,根皮或樹皮和醋搗爛敷患處;治水腫,嫩葉作羹食。"
刺榆
時(shí)間:1970-01-01 08:00 來源:未知 作者:小久 人氣:
【導(dǎo)讀】:刺榆 (《本草拾遺》) 【異名】樞(《詩經(jīng)》),撬(《爾雅,),柘榆、梗榆(《廣雅》),釘枝榆(《中國樹木分類學(xué)》),刺梅(《浙江天目山藥植志》)。 【來源】為榆科植物刺榆的根皮、樹皮或嫩...
文章標(biāo)簽:
相關(guān)推薦
-
刺菱
刺菱 (《綱目拾遺》) 【異名】野菱(《綱目》)。 【來源】為菱科植物野菱的果實(shí)。 【植物形態(tài)】野菱 一年生水生草本。浮生...
-
蔥須
蔥須 (《食療本草》) 【異名】蔥根(《別錄》)。 【來源】為百合科植物蔥的須根。植物形態(tài)詳"蔥白"條。 【性味】《食療本...
-
刺莓果根
刺莓果根 (《黑龍江常用中草藥手冊(cè)》) 【異名】野玫瑰根(《吉林醫(yī)藥資料》(1):32,1971)。 【來源】為薔薇科植物山刺玫的...
-
?木根
?木根 (《本草拾遺》) 【異名】?根(《本草拾遺》),刺老包根(《草木便方》),山通花根(《四川中藥志》),箭當(dāng)樹根(《江西...
-
葛仙米
葛仙米 (《綱目拾遺》) 【異名】地耳、地踏菇、鼻涕肉(《野菜博錄》),天仙菜、天仙米(《綱目拾遺》),地軟、地木耳(《陜...
-
布荊
布荊 (《云南思茅中草藥選》) 【異名】五指疳、五指風(fēng)、山紫荊(《廣西藥植名錄》),梅哈忍(傣名)。 【來源】為馬鞭草科植...
-
豇豆葉
豇豆葉 (《滇南本草》) 【來源】為豆科植物豇豆的葉片,植物形態(tài)詳"豇豆"條。 【功用主治】《滇南本草》:"冶淋癥。" 【...
-
假葡萄
假葡萄 (《廣西藥植名錄》) 【異名】補(bǔ)刀藤、穿過山、山葫蘆(《廣西藥植名錄》)。 【來源】為葡萄科植物小果野葡萄的根...
版權(quán)聲明:
1、本文系會(huì)員投稿或轉(zhuǎn)載自網(wǎng)絡(luò),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旨在傳遞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觀點(diǎn)和立場(chǎng);
2、本站僅提供信息發(fā)布平臺(tái),不承擔(dān)相關(guān)法律責(zé)任;
3、若侵犯您的版權(quán)或隱私,請(qǐng)聯(lián)系本站管理員刪除。
上一篇:刺菱
下一篇:暫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