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瓜
(《中國藥植志》)
【異名】土瓜、涼瓜、涼薯、葛瓜、葛薯、土蘿卜(《中國藥植志》),草瓜茹(《陸川本草》),沙葛、地蘿卜(江西《草藥手冊》)。
【來源】為豆科植物豆薯的塊根。
【植物形態】豆薯
一年生草質藤本。塊根肉質,肥大,圓錐形或紡錘形,直徑達10厘米,外皮淡黃色,富于纖維性,易剝去,肉白色,味甜多汁。莖纏繞狀,長達3~7米。復葉,互生;小葉3枚,頂端小葉菱形,長3.5~16厘米,寬5.5~18厘米,兩側小葉,卵形或菱形,長3.5~14厘米,寬3~13.5厘米,邊緣有齒,或掌狀分裂,少有全緣。花淺藍色、堇紫色或白色,長15~20毫米,成簇集生成總狀花序,簇的基部有關節;翼瓣和旗瓣等長,旗瓣基部有耳,龍骨瓣鈍而內彎,與翼瓣等長或過之;花柱與柱頭內彎。莢果長7.5~13厘米,寬12~15毫米,有細的粗糙狀伏毛;種子近方形,寬、長約7毫米。花期7~9月。果期10~11月。
臺灣、福建、廣東、廣西、云南、四川、貴州、湖南、湖北等地均有栽培。
本植物的種子(地瓜子)亦供藥用,另詳專條。
【采集】秋季采挖。
【化學成分】塊根每100克含蛋白質0.56克。脂肪0.18克,碳水化物8.2克。葉含豆薯甙。
【性味】《陸川本草》:"甘,涼。"
【功用主治】生津止渴。
①《陸川本草》:"生津止渴,治熱病口渴。"
②《四川中藥志》:"止口渴,解酒毒。"
【用法與用量】內服:生啖或煮食。
【選方】治慢性酒精中毒:地瓜拌白糖服。(《四川中藥志》)
地瓜
時間:1970-01-01 08:00 來源:未知 作者:小久 人氣:
【導讀】:地瓜 (《中國藥植志》) 【異名】土瓜、涼瓜、涼薯、葛瓜、葛薯、土蘿卜(《中國藥植志》),草瓜茹(《陸川本草》),沙葛、地蘿卜(江西《草藥手冊》)。 【來源】為豆科植物豆薯的塊根。 【...
文章標簽:
相關推薦
-
地皮消
地皮消 (《云南中草藥選》) 【異名】地皮膠、刀口藥、蛆藥(《云南中草藥》)。 【來源】為爵床科植物喜櫟小苞爵床的全草...
-
地瓜藤
地瓜藤 (《貴州民間方藥集》) 【異名】地石榴(《滇南本草》),過江龍、土瓜(《草木便方》),野地瓜(《分類草藥性》),地...
-
地薔薇
地薔薇 (《中國沙漠地區藥用植物》) 【異名】追風蒿(《內蒙古中草藥》),茵陳狼牙(《中國沙漠地區藥用植物》)。 【來源】...
-
地黃
地黃 RadixRehmanniae (英) ChineseFox-GloveRoot 【別名】 酒壺花、山煙、山煙、山白菜。 【來源】 玄參科植物地黃Rehmanniaglutin...
-
接骨草2
接骨草2 (《浙江天目山藥植志》) 【異名】白龍骨、冷坑蘭、冷坑青、猢猻接竹、痱癢草、血和山、烏骨麻、赤車使者(《浙江...
-
赤小豆
赤小豆 (《本經》) 【異名】亦豆(《日華子本草》),紅豆(《綱目》),紅小豆(《本草原始》),小紅綠豆、虱拇豆(《陸川本草...
-
扁豆
扁豆 (《別錄》) 【異名】鎖豆(《唐本草》),南扁豆(《滇南本草》),沿籬豆、蛾眉豆(《綱目》),涼衍豆(《本草乘雅半偈》...
-
草本三角楓
草本三角楓 (《昆明民間常用草藥》) 【來源】為傘形科植物川滇變豆菜的全草。植物形態詳"小黑藥"條。 【采集】秋季采收...
版權聲明:
1、本文系會員投稿或轉載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旨在傳遞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觀點和立場;
2、本站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
3、若侵犯您的版權或隱私,請聯系本站管理員刪除。
上一篇:地皮消
下一篇:暫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