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霜
(《品匯精要》)
【異名】白雪(《抱樸子》),水銀霜、白靈砂(《綱目》),白粉霜(《藥材資料匯編》)。
【來源】為輕粉的精制品。
【制法】將輕粉納于燒瓶中,密封瓶口,然后埋置于盛有細砂的瓦鍋中,徐徐加熱升華。升華終了后,將燒瓶取出,破壞其上部,放置之,稍冷則升華物自然剝離。取升華物入乳缽內研碎,水飛,再于濾紙上,以水、酒精等順次洗滌,最后,加微溫,干燥后即成粉霜。
①《品匯精要》:"升粉霜之法,用焰硝、食鹽、白礬、皂礬各一斤,入鐵鍋內炒熔成汁,急以鐵鏟頻攪,結成黃色砂子,謂之粗曲。納石臼中以鐵杵研令極細,謂之細曲。入水銀一斤,研令不見微星為度,是謂汞曲。分作四分,先以陽城罐長五、六寸者,用細炭灰一斤,入鹽六兩,水和得所,留罐口二分許,周匝固濟曬干。納汞曲一分于內,上用鐵燈盞深一、二寸者蓋之。下用鐵鋅,上用鐵線,將燈盞與闞纏束極緊。外用鹽十兩,白炭灰十六兩,水和為泥,捏作餅子,燒通紅,待冷,研為細末,水調得所,用小竹簽細細將罐口封固,約一指厚,盞罐相平,曬極干。用大鐵釘三個,釘在地下,高三、四寸,周圍離罐二寸,用磚數個,圍成爐,煤用四斤,炭用二斤。火候之法,先文后武,煤炭陸續旋添,上勿近盞,待盞熱時徐徐添,極熱,水止可九分滿,水少即添,常令水足,仍以沿盞邊滾為度。若滿盞通滾為火大,火大則罐必烈。慢慢滾起為火小,火小則粉不升。水上火下,欲其相濟,別點長線香以三炷為則,至二炷香盡時火方漸漸近盞,與盞相平,至三炷香完,即便去火,莫動其罐,待罐極冷時方可并罐。罐底曲渣不用,盞下之霜,用刀刮下,其色尚未白,至汞曲四分俱升畢時,共研為細末通入一罐如前法,再升一遍,其色漸白,再研為細末如前法,再升一遍,其霜堅白,狀如寒水石一般,方入藥用也。"
②《綱目》:"升煉法:用真汞粉一兩,入瓦罐內令勻,以燈盞仰蓋罐口,鹽泥涂縫,先以小炭火鋪罐底四圍,以水濕紙不住手在燈盞內擦,勿令間斷,逐漸加火,至罐頸住火,冷定取出,即成霜如白蠟。按《外臺秘要》載古方崔氏造水銀霜法云:用水銀十兩,石硫黃十兩,各以一鐺熬之,良久銀熱黃消,急傾入一鐺,少緩即不相入,仍急攪之,良久硫成灰,銀不見,乃下伏龍肝末十兩,鹽末一兩,攪之,別以鹽末鋪鐺底一分,入藥在上,又以鹽末蓋面一分,以瓦盆覆之,鹽土和泥涂縫,炭火煅一伏時,先文后武,開盆刷下,凡一轉后,分舊土為四分,以一分和霜,入鹽末二兩,如前法飛之訖,又以土一分,鹽末二兩,和飛如前,凡四轉,土盡更用新土,如此七轉,乃成霜用之。"
【藥材】完整者成饅頭形之塊狀;色白而有光澤,背面較平坦而粗糙,結晶形狀不明顯;頂部為簇生的針狀結晶,質重而脆。研成粉末為白色。
產湖北、浙江、河北等地。
【化學成分】此是升華法所制的甘汞,組成為氯化亞汞。藥典規定甘汞含氯化亞汞不得少于99%。本品遇光,一部分變為劇毒的氯化汞及金屬汞而變灰色(原為無色),故必須密閉遮光保存。
【性味】①《品匯精要》:"有小毒。"
②《綱目》:"辛,溫,有毒。"
【功用主治】攻毒,利水,通便。治牙疳,梅毒惡瘡,水腫,臌脹,大小便閉。
①張元素:"能潔凈府,去膀胱中垢膩。"
②《品匯精要》:"主急風口噤,手足搐搦,涎潮作聲,止痢膿血,消瘰疬。"
③《綱目》:"下痰涎,消積滯,利水,與輕粉同功。"
【用法與用量】外用:研末撒或調敷。內服:研末入、丸散。
【宜忌】內服宜慎,體弱及孕婦忌服。
①張元素:"既毒而損齒,宜少用之。"
②《綱目》:"畏蕎麥稈灰、硫黃。"
【選方】①治小兒走馬疳瘡:粉霜一兩,天南星(末)一分,黃丹半兩(炒紫色),麝香半兩,定粉一分。上件藥相和,研令細。先用鹽漿水洗過,以紙拈子?藥,掃在瘡上,每日三、四度。(《圣惠方》粉霜散)
②治楊梅惡瘡:粉霜一味搽之。(《瀕湖集簡方》)
③治腋下胡臭:粉霜、水銀等分。以面脂和涂之。(《圣濟總錄》)
粉霜
時間:1970-01-01 08:00 來源:未知 作者:小久 人氣:
【導讀】:粉霜 (《品匯精要》) 【異名】白雪(《抱樸子》),水銀霜、白靈砂(《綱目》),白粉霜(《藥材資料匯編》)。 【來源】為輕粉的精制品。 【制法】將輕粉納于燒瓶中,密封瓶口,然后埋置于盛...
文章標簽:
相關推薦
-
風藤草根
風藤草根 (《滇南本草》) 【來源】為毛茛科植物黃毛鐵線蓮的根。 【植物形態】黃毛鐵線蓮又名:風藤草(《滇南本草》),...
-
扶?木皮
扶?木皮 (《本草拾遺》) 【來源】為薔薇科植物唐棣的樹皮。 【植物形態】唐棣(《詩經》),又名:?(《爾雅》),?楊、高飛、...
-
風箱樹根
風箱樹根 (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 【異名】水楊梅世(《本草求原》),楊梅樹根(《福建中醫驗方》),水楊梅根(《嶺南...
-
芙蓉葉
芙蓉葉 FoliumHibisciMutabilis (英)CoffonroseHibiscusLeaf 【別名】 地芙蓉、芙蓉、山芙蓉、胡李花、三變花、木棉。 【來源】 為錦葵...
-
醬
醬 (《別錄》) 【來源】系用面粉或豆類,經蒸罨發酵,加鹽、水制成的糊狀物。 【化學成分】醬以大豆或面粉為主要原料,...
-
當歸藤
當歸藤 (廣州空軍《常用中草藥手冊》) 【異名】大力王、篩其世(廣州空軍《常用中草藥手冊》),虎尾草(《云南思茅中草藥...
-
燈籠草
燈籠草 (《陸川本草》) 【異名】打頭泡、泡泡草、心不干(《廣西中獸醫藥植》),爆卜草(《陸川本草》),燈籠泡、鬼燈籠、...
-
九龍藤
九龍藤 (《南寧市藥物志》) 【別名】過崗龍(《生草藥性備要》),烏郎藤(《中國樹木分類學》),烏藤、串鼻藤(《廣西中獸醫...
版權聲明:
1、本文系會員投稿或轉載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旨在傳遞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觀點和立場;
2、本站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
3、若侵犯您的版權或隱私,請聯系本站管理員刪除。
上一篇:風藤草根
下一篇:暫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