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絨蒿
(《高原中草藥治療手冊(cè)》)
【異名】阿拍色魯(藏名)。
【來源】為罌粟科植物全緣綠絨蒿的花、果實(shí)或全草。
【植物形態(tài)】全緣綠絨蒿,又名:毛瓣綠絨蒿。
一年生草本,高25~90厘米,粗0.6~1.5厘米,生棕色長柔毛。基生葉多數(shù),叢狀,長達(dá)30厘米,寬達(dá)4厘米;葉片倒披針形或倒卵形,先端急尖或鈍,基部漸狹成長柄,具3~5條主脈。莖上部葉無柄,披針形或倒披針形,最上部數(shù)枚近輪生?;ㄍǔ?朵生于莖頂端,其他3~4朵生于莖上部葉腋;花瓣6~8,黃色,倒卵形,長達(dá)6厘米;雄蕊多數(shù),長約2厘米,花藥矩圓形,長約4毫米,花絲狹條形;子房卵形,密生黃色糙毛,花柱短,柱頭頭狀。蒴果4~9裂瓣。
生于山坡草地或多石礫處。分布云南西北部、四川西部、青海和甘肅南部及西藏等地。
【采集】7~8月采收花、果實(shí)或全草(除去毛刺),洗凈,曬干。
【性味】①《西藏常用中草藥》:"甘澀,寒,有小毒。"
②《高原中草藥治療手冊(cè)》:"苦澀,微寒,有小毒。"
【歸經(jīng)】《高原中草藥治療手冊(cè)》:"入肝、腎、大腸經(jīng)。"
【功用主治】清熱利濕,鎮(zhèn)咳平喘。治肺炎咳嗽,肝炎,膽絞痛,胃腸炎,濕熱水腫,白帶,痛經(jīng)。
①《西藏常用中草藥》:"清熱泄肺,除濕利水。治咳嗽,肺炎,肝炎,濕熱水腫。"
②《高原中草藥治療手冊(cè)》:"鎮(zhèn)靜止痛,鎮(zhèn)咳平喘,制痢止血。治胃腸發(fā)炎,肝炎,膽痛,白帶,痛經(jīng)。"
【用法與用量】?jī)?nèi)服:煎湯,1~2錢。
【選方】①治哮喘:綠絨蒿花或果配麻黃根、天仙子、葶藶子煎湯服。
②治腸炎及久瀉:綠絨蒿花或果配火把果根、香蒿、火絨草煎湯服。
③治膽絞痛:綠絨蒿花或果配莨菪葉煎湯服。(選方出《高原中草藥治療手冊(cè)》)
綠絨蒿
時(shí)間:1970-01-01 08:00 來源:未知 作者:小久 人氣:-
綠蘭花
綠蘭花 (《重慶草藥》) 【異名】虎仔草、石淋草(《泉州本草》),膿泡藥(《貴州草藥》)。 【來源】為玄參科植物通泉草的全...
-
?草
?草 (《唐本草》) 【異名】勒草、黑草(《別錄》),葛?蔓(《唐本草》),葛勒蔓(《蜀本草》),來莓草(《開寶本草》),葛?草...
-
綠筍片
綠筍片 (《綱目拾遺》) 【異名】綠筍干(《竹譜詳錄》),玉版筍(《綱目》),草鞋底、蝴蝶尖(《綱目拾遺》)。 【來源】為禾...
-
羅布麻
羅布麻 (《陜西中草藥》) 【異名】吉吉麻(《江蘇植藥志》),澤漆麻、缸花草、野茶(《陜西中草藥》),羅布?xì)g的爾(維名)。...
-
大飛揚(yáng)草
大飛揚(yáng)草 (《嶺南采藥錄》) 【異名】大飛羊(《生草藥性備要》),飛揚(yáng)、神仙對(duì)坐草、節(jié)節(jié)花、大號(hào)乳仔草、蠔刈草、貓仔癀...
-
地草果
地草果 (《滇南本草》) 【異名】金盤銀盞、拔疔草(江西),犁嘴菜、鏵頭菜、紫花地丁、剪刀菜、犁頭草(《云南中草藥選》...
-
瓜蒂
瓜蒂 (《本經(jīng)》) 【異名】甜瓜蒂(陶弘景),瓜丁(《千金翼方》),苦丁香(《本草衍義補(bǔ)遺》),甜瓜把(《山東中藥》)。 【來...
-
趕山鞭
趕山鞭 (《江蘇藥材志》) 【異名】小金絲桃(《中國種子植物分類學(xué)》),小茶葉、小金雀、女兒茶、小早蓮(《江蘇藥材志》...
版權(quán)聲明:
1、本文系會(huì)員投稿或轉(zhuǎn)載自網(wǎng)絡(luò),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旨在傳遞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觀點(diǎn)和立場(chǎng);
2、本站僅提供信息發(fā)布平臺(tái),不承擔(dān)相關(guān)法律責(zé)任;
3、若侵犯您的版權(quán)或隱私,請(qǐng)聯(lián)系本站管理員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