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花
(《本經》)
【異名】楊花(《摘元方》),柳椹(《岣嶁神書》),柳蕊(《綱目拾遺》)。
【來源】為楊柳科植物垂柳的花。植物形態詳"柳枝"條。
【性味】苦,寒。
①《本經》:"味苦,寒。"
②《別錄》:"無毒。"
③《滇南本草圖說》:"味甘苦淡,平。"
【功用主治】祛風,利濕,止血,散瘀。治風水,黃疸,咳血,吐血,便血,血淋,婦女經閉,齒痛。
①《本經》:"主風水,黃疸,面熱黑。"
②《滇南本草圖說》:"治吐血,咯血,咳血,唾血,下血,血淋,一切血癥。"
③《品匯精要》:"主齒痛。"
【用法與用量】內服:搗汁,或研末,1~3錢。外用:研末或燒存性撒。
【選方】①治室女發熱經停:柳花五、七錢,紫草一兩二錢,升麻九錢,歸身七錢半。上為末。每服七錢,葡萄煎湯調下。(《赤水玄珠》)
②治走馬牙疳:楊花燒存性,入麝香少許搽。(《小兒衛生總微論方》)
【名家論述】《綱目》:"《本經》主治風水黃疸者,柳花也。《別錄》主治惡瘡,金瘡,潰癰,逐膿血;《藥性論》止血療痹者,柳絮及實也。花乃嫩蕊,可搗汁服,子與絮連,難以分別,惟可貼瘡、止血、裹痹之用,所謂子汁療渴者,則連絮浸漬,研汁服之爾。又崔實《四民月令》,言三月采絮愈疾,則入藥多用絮也。"
柳花
時間:1970-01-01 08:00 來源:未知 作者:小久 人氣:
【導讀】:柳花 (《本經》) 【異名】楊花(《摘元方》),柳椹(《岣嶁神書》),柳蕊(《綱目拾遺》)。 【來源】為楊柳科植物垂柳的花。植物形態詳"柳枝"條。 【性味】苦,寒。 ①《本經》:"味苦,寒。...
文章標簽:
相關推薦
-
列當
【中文名】列當(《開寶本草》) 【類別】全草類 【異名】栗當(《食醫心鏡》),草蓯蓉(《唐本草》),花蓯蓉(《日華子本草》...
-
柳屑
柳屑 (《綱目拾遺》) 【異名】柳托績《圣惠方》),柳蛀糞(《圣濟總錄》)。 【來源】為垂柳蛀孔中的蛀屑。 【功用主治】《...
-
琉璃草根
琉璃草根 (《中國沙漠地區藥用植物》) 【異名】倒提壺、大賴毛子。 【來源】為紫草科植物展枝倒提壺的根。 【植物形態】...
-
臨時救
臨時救 (《植物名實圖考》) 【異名】黃花草、九蓮燈、匍地龍(《湖南藥物志》)。 【來源】為報春花科植物胡氏排草的全草...
-
南五味子葉
南五味子葉(《福建民間草藥》) 【來源】為木蘭科植物長梗南五味子的葉。植物形態詳紅木香條。 【采集】全年可采。 【功...
-
鳳尾草
鳳尾草 (《植物名實圖考》) 【異名】井口邊草(《本草拾遺》),小金星風尾、鐵腳雞(《履?巖本草》),山雞尾,井茜(《生草...
-
浮小麥
浮小麥(《本草匯言》) 【異名】浮水麥(《本草蒙筌》),浮麥(《綱目》)。 【來源】為干癟輕浮的小麥,水淘浮起者。植物形...
-
胡椒
胡椒 (《唐本草》) 【異名】昧履支(《百陽雜俎》),浮椒(《東醫寶鑒》),玉椒(《通雅》)。 【來源】為胡椒科植物胡椒的果...
版權聲明:
1、本文系會員投稿或轉載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旨在傳遞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觀點和立場;
2、本站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
3、若侵犯您的版權或隱私,請聯系本站管理員刪除。
上一篇:列當
下一篇:暫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