蘆竹筍
(《重慶草咬》)
【來源】為禾本科植物蘆竹的嫩苗。植物形態詳"蘆竹根"條。
【性味】《重慶草藥》:"味苦,性寒,無毒。"
【功用主治】清熱瀉火。治肺熱吐血,骨蒸潮熱,頭暈,熱淋,?耳,牙痛。
①《分類草藥性》:"筍汁治耳疼。"
②《嶺南采藥錄》:"嫩筍搗爛能拔腐骨。"
③《重慶草藥》:"清火解熱,適用于多種燒熱癥侯。治骨蒸潮熱,火牙痛,頭暈,火淋等。"
【用法與用量】內服:煎湯,鮮者0.5~2兩;搗汁或熬膏。外用:搗汁滴耳。
【選方】①治肺熱吐血:蘆竹筍一斤。搗取汁加白糖服。
②治中耳炎:蘆竹筍搗汁加冰片滴耳心。
③治用腦過度,精神失常:蘆竹筍熬膏加白糖服,每服一茶匙。(選方出《重慶草藥》)
蘆竹筍
時間:1970-01-01 08:00 來源:未知 作者:小久 人氣:
【導讀】:蘆竹筍 (《重慶草咬》) 【來源】為禾本科植物蘆竹的嫩苗。植物形態詳"蘆竹根"條。 【性味】《重慶草藥》:"味苦,性寒,無毒。" 【功用主治】清熱瀉火。治肺熱吐血,骨蒸潮熱,頭暈,熱...
文章標簽:
相關推薦
-
蘆竹籜
蘆竹籜 (《藥對》) 【異名】蘆荻外皮(《圣惠方》)。 【來源】為禾本科植物蘆葦的籜葉。植物形態詳"蘆根"條。 【采集】春...
-
鹿腎
鹿腎 (《別錄》) 【異名】鹿莖筋(《千金食治》),鹿鞭、鹿陰莖(《醫林纂要》),鹿沖(《四川中藥材生產技術》),鹿沖腎(《...
-
鸕鶿骨
鸕鶿骨 (《本草經集注》) 【來源】為鸕鶿科動物鸕鶿的骨,動物形態詳"鸕鶿"條。 【功用主治】陶弘景:"主魚鯁。" 【選方...
-
蘆莖
蘆莖 (《唐本草》) 【異名】葦莖(《千金方》),嫩蘆梗(《現代實用中藥》)。 【來源】為禾本科植物蘆葦的嫩莖。植物形態詳...
-
老蝸生
老蝸生 (《植物名實圖考》) 【異名】天藍(《江蘇州府志》),黑莢苜蓿、雜花苜蓿(《中國高等植物圖鑒》),清酒缸、野花生...
-
化橘紅
化橘紅 (《識藥辨微》) 【異名】化皮(《嶺南雜記》),化州橘紅(《嶺南隨筆》),化州陳皮(《本草從新》),柚皮橘紅(《中藥...
-
椋子木
椋子木 (《唐本草》) 【來源】為山茱萸科植物椋子木的心材。 【植物形態】椋子木,又名:椋、?(《爾雅》),松楊、涼木...
-
黑大豆
黑大豆 (《本草圖經》) 【異名】烏豆(《肘后方》),黑豆(《日華子本草》),冬豆子(《四川中藥志》)。 【來源】為豆科植物...
版權聲明:
1、本文系會員投稿或轉載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旨在傳遞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觀點和立場;
2、本站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
3、若侵犯您的版權或隱私,請聯系本站管理員刪除。
上一篇:蘆竹籜
下一篇:暫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