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江紅
(《綱目》)
【異名】紅浮萍(《分類草藥性》),草無根、水浮漂(《開寶本草》),紅浮漂(《貴州民間方藥集》),浮飄(《四川中藥志》)。
【來源】為滿江紅科植物滿江紅的全草。
【植物形態】滿江紅
漂浮植物,略呈三角形。根狀莖橫走,羽狀分枝;須根很多,懸垂水中。葉小形,互生,密生核上,呈二行覆瓦狀排列,梨形,斜方形或卵形,無柄;葉片綠色,成熟時紅色,上面有多數乳狀突起,下面有空腔,內含膠質,有藍藻共生其中。孢子果有大小兩種,成對生于側枝第一片葉的下面;大孢子果小,長卵形,果內有一大孢子囊,內含1個大孢子;小孢子果大,球形,果內有許多小孢子囊,各含64個小孢子。
生于稻田或池沼中。分布我國西南、華南、華中一帶。
本植物的根(滿江紅根)亦供藥用,另詳專條。
【采集】夏季撈取,曬干。
【藥材】干燥全草,葉小,三角形,密生細枝上,皺縮成粒片狀,直徑約4毫米,上面黃綠色,下面紫褐色或紅褐色;細須根多數,呈泥灰色。質輕,氣無。以色紅者為佳。
產四川。
【性味】《四川中藥志》:"性寒,味辛,無毒。"
【功用主治】發汗,祛風,透疹。治風濕疼痛,風瘙癮疹,麻疹透發不出,癬瘡,火傷。
①《綱目》:"主癰疽,入膏用。"
②《分類草藥性》:"治紅白風丹,皮膚瘙癢,風癱。"
③《民間常用草藥匯編》:"以布包熬水外熨,能發出已收沒的麻疹。"
④《四川中藥志》:"發汗利水,祛風勝濕,治暴熱身癢,利小便;止消渴,治風濕頑癬。"
【用法與用量】內服:煎湯,1~3錢。外用:煎水洗或熱熨。
【宜忌】表虛自汗者忌服。
【選方】①治風濕痛,發汗驅風:紅浮漂四十個。取二十個搗爛焙熱,趁熱包于風濕痛處,包后用針(先消毒)刺患處周圍出氣,以免內竄,同時將另二十個紅浮漂搗爛,煮甜酒內服。(《貴州民間方藥集》)
②治胸腹痞塊:紅浮萍、桃仁、紫草、茅根各五錢。煨濃汁,沖白酒一兩服。
③治麻疹不透:紅浮萍三錢。芫荽、椿樹皮各二錢。煨水服;再用藥渣擦全身。
④治風癱、麻風癩:紅浮萍、蒼耳草各二兩。煨水服;另取紅浮萍、蒼耳草各適量,煨水洗全身。
⑤治九子瘍:紅浮萍搗絨,調甜酒敷患處。
⑥治紅崩,白帶:紅浮萍二錢。煨甜酒吃。(②方以下出《貴州草藥》)
⑦治火燒傷:紅浮漂,曬干研末,以桐油調敷。(《貴州中醫藥方驗方》)
滿江紅
時間:1970-01-01 08:00 來源:未知 作者:小久 人氣:
【導讀】:滿江紅 (《綱目》) 【異名】紅浮萍(《分類草藥性》),草無根、水浮漂(《開寶本草》),紅浮漂(《貴州民間方藥集》),浮飄(《四川中藥志》)。 【來源】為滿江紅科植物滿江紅的全草。 【植物...
文章標簽:
相關推薦
-
滿山紅
滿山紅 (《東北常用中草藥手冊》) 【異名】映山紅、迎山紅、山崩子、靠山紅(《東北常用中草藥手冊》)。 【來源】為杜鵑...
-
滿山紅根
滿山紅根 (棗莊市《醫藥衛生科技資料匯編》) 【來源】為杜鵑花科植物興安杜鵑的根。植物形態詳"滿山紅"條。 【功用主治...
-
曼陀羅子
曼陀羅子 (《綱目》) 【異名】醉葡萄(《廣西通志》),天茄子、胡茄子(《分類草藥性》),狗核桃(《貴州民間方藥集》),風...
-
鰻鱺魚骨
鰻鱺魚骨 (《綱目》) 【來源】為鰻驪科動物鰻鱺的骨骼,動物形態詳"鰻鱺魚"條。 【功用主治】《綱目》:"治疳痢,腸風,...
-
楓香樹根
楓香樹根 (《綱目》) 【異名】楓果根、杜東根(《福建民間實用草藥》)。 【來源】為金縷梅科植物楓香的樹根,植物形態詳...
-
霸王根
霸王根 (《中國沙漠地區藥用植物》) 【來源】為蒺藜科植物霸王的根。 【植物形態】霸王 灌木,高約1米。根粗壯,外皮棕...
-
倒生根
倒生根 (《重慶草藥》) 【異名】烏泡倒觸傘、兩頭草、烏龍毛(《重慶草藥》),過江龍(《陜西中草藥》)。 【來源】為薔薇科...
-
地瓜子
地瓜子 (《中國藥植志》) 【異名】地蘿卜子(《貴州民間方藥集》)。 【來源】為豆科植物豆薯的種子。植物形態詳"地瓜"條。...
版權聲明:
1、本文系會員投稿或轉載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旨在傳遞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觀點和立場;
2、本站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
3、若侵犯您的版權或隱私,請聯系本站管理員刪除。
上一篇:滿山紅
下一篇:暫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