貓肉
(《綱目》)
【來源】為貓科動物貓的肉。
【動物形態】貓(《詩經》),又名:貓貍(《肘后方》),家貍(《唐本草》),烏圓(《格古要論》)。
體長約60厘米,尾有長短之別。頭部及顏面略圓。上唇中央2裂,口周列生20~30根長的剛毛。耳短小,能自由轉動。眼大,瞳孔在強光下縮成線狀,黑暗中擴大成圓形。舌面粗糙,有許多向后的扁平的乳頭突,適于舐取骨上附肉。軀體較長,四肢較短,趾行性,前肢5趾,后肢4趾,具有能伸縮的銳爪,趾底有柔軟的肉墊。全身被軟毛,毛色不一,有黃、黑、白、灰褐等色及貍斑。
性較柔順,善跳躍及攀援。視覺、聽覺靈敏。喜捕鼠類,有時亦食蛙、蛇等。全國大部分地區有飼養。
本動物的皮毛(貓皮毛)、頭或頭骨(貓頭)、肝(貓肝)、胎盤(貓胞衣)、脂肪油(貓油)亦供藥用,各詳專條。
【性味】甘酸、溫。
①《綱目》:"甘酸,溫,無毒。"
②《醫林纂要》:"酸甘,平。"
③《四川中藥志》:"性溫,味甘酸咸,無毒。"
【歸經】《本草求真》:"入肝、腎。"
【功用主治】治虛勞,風濕痹痛,瘰疬,惡瘡,燙傷。
①《綱目》:"治勞疰,鼠瘺。"
②《本草求真》:"補血,治癆疰,又治瘰疬。"
③《四川中藥志》:"治風濕痹痛,散瘰疬結核,補虛勞,消蟲脹,療湯火傷。"
【用法與用量】內服:煮食或煅存性研末。外用:燒灰研末敷。
【宜忌】《本經逢原》:"助濕發毒,有濕毒人忌之。"
【選方】①治瘰疬有核、膿血出者:貓貍一物,料理作羹如食法,空心進之。(《補缺肘后方》)
②治血小板減少性紫癜:貓肉適量,煮熟連湯隨意吃。(《江蘇省中草藥新醫療法資料選編》)
貓肉
時間:1970-01-01 08:00 來源:未知 作者:小久 人氣:
【導讀】:貓肉 (《綱目》) 【來源】為貓科動物貓的肉。 【動物形態】貓(《詩經》),又名:貓貍(《肘后方》),家貍(《唐本草》),烏圓(《格古要論》)。 體長約60厘米,尾有長短之別。頭部及顏面略圓...
文章標簽:
相關推薦
-
貓腿姑
貓腿姑 (黑龍江) 【來源】為菊科植物絨背薊的塊根。 【植物形態】絨背薊 多年生草本,高50~80厘米。塊根肥大,呈腳趾狀...
-
貓爪草
貓爪草 (《中藥材手冊》) 【來源】為毛茛種植物小毛茛的塊根。 【植物形態】小毛茛 多年生小草本。幼株疏被灰白色的細柔...
-
貓人參
貓人參 (《浙江民間常用草藥》) 【異名】貓氣藤、癰草、沙梨藤(《浙江民間常用草藥》)。 【來源】為獼猴桃科植物鑷合獼...
-
毛筍
毛筍 (《綱目拾遺》) 【異名】茅竹筍(贊寧《筍譜》)。 【來源】為禾本科植物毛竹的苗。 【植物形態】毛竹,又名:貓頭竹...
-
金鐵鎖
金鐵鎖 (《滇南本草》) 【異名】昆明沙參(《植物名實圖考》),獨丁子(《昆明藥植調查報告》),土人參、夷方草、金絲矮坨...
-
狼尾巴花
狼尾巴花 (《陜西中草藥》) 【異名】狼尾珍珠菜、狼巴草、紅絲毛、酸溜子(《陜西中草藥》),重穗排草(《中國經濟植物志...
-
驚風草
驚風草 (《云南中草藥》) 【異名】亮星草、亮葉子草、巖蓮(《云南中草藥》),披麻草(《昆明民間常用草藥》)。 【來源】為...
-
樗葉
樗葉 (《綱目》) 【異名】樗木葉(《唐本草》)。 【來源】為苦木科植物臭椿的葉。植物形態詳"樗白皮"條。 【性味】①《唐...
版權聲明:
1、本文系會員投稿或轉載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旨在傳遞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觀點和立場;
2、本站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
3、若侵犯您的版權或隱私,請聯系本站管理員刪除。
上一篇:貓腿姑
下一篇:暫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