麋脂
(《本經》)
【異名】官脂(《本經》),麋膏(《周禮》鄭玄注)。
【來源】為鹿科動物麋鹿的脂肪。動物形態詳"麋茸"條。
【性味】①《本經》:"味辛,溫。"
②《別錄》:"無毒。"
【功用主治】通血脈,潤皮膚。治風寒濕痹,惡瘡癰腫。
①《本經》:"主癰腫,惡瘡,死肌,寒風濕痹,四肢拘緩不收,風頭腫氣,通腠理。"
②《別錄》:"柔皮膚。"
③《飲膳正要》:"通血脈,潤澤皮膚。"
④《醫學入門》:"面生皰瘡,涂之。"
【宜忌】《本草經集注》:"畏大黃。"
麋脂
時間:1970-01-01 08:00 來源:未知 作者:小久 人氣:
【導讀】:麋脂 (《本經》) 【異名】官脂(《本經》),麋膏(《周禮》鄭玄注)。 【來源】為鹿科動物麋鹿的脂肪。動物形態詳"麋茸"條。 【性味】①《本經》:"味辛,溫。" ②《別錄》:"無毒。" 【功用...
文章標簽:
相關推薦
-
蒙古山蘿卜
蒙古山蘿卜 (《內蒙古中草藥》) 【來源】為川續斷科植物蒙古山蘿卜的花。 【植物形態】蒙古山蘿卜 多年生草本,高20~...
-
莓葉委陵菜
莓葉委陵菜 RadixPotentillaeFragarioidis (英) DewberryleafCinquefoiIRoot 【別名】 雉子筵、滿山紅、毛猴子、菜飄子。 【來源】 為薔...
-
夢花
夢花 (《分類草藥性》) 【異名】金腰袋、打結花、夢冬花(《中國樹木分類學》),喜花、迎春花(《重慶草藥》)。 【來源】為...
-
梅梗
梅梗 (《綱目拾遺》) 【來源】為薔薇科植物梅的帶葉枝梗。植物形態詳"烏梅"條。 【功用主治】《道聽集》:"治婦人三月久...
-
鹿尾
鹿尾 (《青海藥材》) 【來源】為鹿科動物梅花鹿或馬鹿的尾巴,動物形態詳"鹿茸"條。 【采集】將鹿尾由尾椎骨處割下,掛...
-
豆腐
豆腐 (《本草圖經》) 【來源】為豆科植物大豆種子的加工制成品。 【制法】一般用黃大豆,以水浸約一天左右(夏季可較短...
-
毒魚藤
毒魚藤 (《福建民間草藥》) 【異名】白藥根、雷公藤蹄(《嶺南草藥志》)。 【來源】為豆科植物毛蕊雞血藤的根、莖、葉。...
-
刺菠
刺菠 (《閩東本草》) 【異名】潑盤、托盤(《救荒本草》),空腹蓮、空腹妙、飯包菠、雅早(《閩東本草》),飯消扭、地苗、...
版權聲明:
1、本文系會員投稿或轉載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旨在傳遞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觀點和立場;
2、本站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
3、若侵犯您的版權或隱私,請聯系本站管理員刪除。
上一篇:蒙古山蘿卜
下一篇:暫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