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盤草
(《嶺南采藥錄》)
【異名】金花草、唐擋草(《生草藥性備要》),耳響草(《嶺南采藥錄》),帽籠子、磨籠子(《陸川本草》),磨盆草(《南寧市藥物志》),印度苘麻(《英拉漢植物名稱》),牛響草(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白麻(《廣西中草藥》)。
【來源】為錦葵科植物磨盤草的全草。
【植物形態】磨盤草
一年生成多年生、直立、分枝,亞灌木狀草本,高0.5~2.5米,全部皆被灰色短柔毛。葉互生,具長柄;圓卵形至闊卵形,長3~9厘米,寬2.5~7厘米,先端短尖,基部心形,葉緣有不規則的圓齒,兩面皆被灰色小柔毛。花單生葉腋,黃色,直徑2~2.5厘米;花柄長,近頂端有節;萼盤狀,5深裂,綠色,密被灰色小柔毛,裂片闊卵形,短尖;花瓣5,較萼長2倍以上;雄蕊多數,花絲基部連成短筒;子房上位,心皮15~20,輪狀排列。蒴果圓形似磨盤,高約1.5厘米,寬2厘米,分果爿15~20,頂端具短芒。種子腎形,被星狀疏柔毛。
生于砂地、曠野或路旁。分布廣東、廣西、貴州、云南、福建、臺灣等地。
本植物的根(磨盤根)、種子(磨盤草子)亦供藥用,各詳專條。
【采集】夏,秋割取全草,曬干。
【藥材】干燥全草主干粗約2厘米,有分枝,外皮有網格狀皺紋,淡灰褐色如被粉狀,觸之有柔滑感。葉皺縮,淺灰綠色,背面色淡,少數呈淺黃棕色,被短柔毛,手捻之較柔韌面不易碎,有時葉腋有花或果。氣微。
產廣東、廣西等地。
【化學成分】磨盤草全草含黃酮甙、酚類、氨基酸,有機酸和糖類。黃酮甙有:棉花皮甙、棉花皮次甙、矢車菊素-3-蘆丁糖甙。
【性味】①《生草藥性備要》:"味甘,性平,無毒。"
②《本草求原》:"葉:甘澀,微溫。"
【功用主治】清熱,利濕,開竅,活血。治泄瀉,淋病,耳鳴耳聾,疝氣,癰腫,蕁麻疹。
①《生草藥性備要》:"散風、盤熱。耳鳴、耳聾,煲雞、肉食亦可。"
②《本草求原》:"健脾,止瀉,同米擂煮黃糖食。"
③《嶺南采藥錄》:"能升清降濁,開竅活血,又搗敷搭手、癰瘡。"
④《廣東中藥》Ⅱ:"治小腸疝痛,腎虛余瀝,小便刺痛或小便渾濁,腮腺炎,骨蒸勞熱。"
⑤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疏風清熱,升清降濁。治感冒高熱不退,流行性腮腺炎,耳聾,耳鳴,甲狀膿腫,遺精。"
【用法與用量】內服:煎湯,1~2兩;或燉肉。外用:搗敷。
【選方】治過敏性蕁麻疹:磨盤草干全草一兩,豬瘦肉適量,水燉服。(廈門《新療法與中草藥選編》)
磨盤草
時間:1970-01-01 08:00 來源:未知 作者:小久 人氣:
【導讀】:磨盤草 (《嶺南采藥錄》) 【異名】金花草、唐擋草(《生草藥性備要》),耳響草(《嶺南采藥錄》),帽籠子、磨籠子(《陸川本草》),磨盆草(《南寧市藥物志》),印度苘麻(《英拉漢植物名稱》...
文章標簽:
相關推薦
-
明黨參
【中文名】明黨參(《飲片新參》) 【類別】根類 【異名】土人參、百丈光、天瓠(《證治準繩》),粉沙參,紅黨參(《本草從...
-
磨盤根
磨盤根 (《廣西中藥志》) 【來源】為錦葵科植物磨盤草的根。植物形態詳"磨盤草"條。 【采集】4月采挖,曬干。 【藥材】干...
-
米仔蘭
米仔蘭 (《廣西藥植名錄》) 【異名】樹蘭(《臺灣府志》),暹羅花、魚子蘭(《廣州植物志》),千里香(《陸川本草》),蘭花...
-
密陀僧
密陀僧 (《綱目》) 【異名】蜜陀僧(《雷公炮炙論》),沒多僧(《唐本草》),爐底(《綱目》),銀池、淡銀(《藥物出產辨》...
-
青檀香
青檀香(《四川中藥志》) 【異名】青藤香(《陽春縣志》),青風藤(《四川中藥志》),小葛藤(《中國經濟植物志》)。 【來源...
-
接骨丹2
接骨丹2 (《紅河中草藥》) 【來源】為梧桐科植物赤火繩根的韌皮部。 【植物形態】赤火繩,又名:火繩樹、火索樹。 落葉...
-
海螺殼
海螺殼 (《東北常用中草藥手冊》) 【來源】為骨螺科動物紅螺的殼。動物形態詳海螺條。 【炮制】采得后除去殘肉和泥土,...
-
芒萁骨
芒萁骨 (《福建民間草藥》) 【異名】草芒、山芒、山蕨、虱檳草、烏萁(《福建民間草藥》),芒仔(《閩南民間草藥》),穿路...
版權聲明:
1、本文系會員投稿或轉載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旨在傳遞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觀點和立場;
2、本站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
3、若侵犯您的版權或隱私,請聯系本站管理員刪除。
上一篇:明黨參
下一篇:暫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