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
(《本經逢原》)
【異名】普雨茶(《物理小識》),大葉茶(《樹木學》)。
【來源】為山茶科植物普洱茶的葉。
【植物形態】普洱茶
常綠灌木或小喬木,高約3米。小枝灰色,幼時被柔毛。葉互生,橢圓形、卵圓狀橢圓形或矩圓狀橢圓形,長7~16厘米,寬2.8~5.5厘米,先端漸尖,基部楔形,具細鋸齒,上面無毛,下面無毛或幼時被短柔毛;葉柄長4~10毫米。花單生于葉腋;萼片5,無毛;花瓣7~9,倒卵狀矩圓形,白色,長約2厘米;雄蕊多數;子房上位,圓球形,密被柔毛,3~5室,花柱3裂,無毛。蒴果扁圓形,黑褐色,直徑3~4厘米。種子近圓形,褐色,直徑約15毫米。
分布云南。
【性味】苦澀,寒。
①《綱目拾遺》:"苦澀。"
②《本草再新》:"味甘苦,性寒,無毒。"
【歸經】《本草再新》:"入肝、胃二經。"
【功用主治】消肉食,逐風痰,泄熱,解毒,生津,止渴。治痧氣腹痛,干霍亂,痢疾。
①《本經逢原》:"消食,辟瘴,止痢。"
②《綱目拾遺》:"解油膩牛羊毒,逐痰下氣,刮腸通泄。"又:"普洱茶膏,醒酒……消食化痰,清胃生津,功力尤大。"
③《本草再新》:"治肝膽之浮熱,瀉肺胃之虛火,生津止渴。"
④《隨息居飲食譜》:"善吐風痰,消肉食,凡暑穢痧氣腹痛、干霍亂、痢疾等證初起,飲之輒愈。"
【用法與用量】內服:煎湯,1~2錢。
【宜忌】《綱目拾遺》:"虛人禁用。"
【選方】治悶?:茄梗(伏月采,風干),房中焚之;內用普洱茶二錢,煎服,少頃盡出。(《百草鏡》)
普洱茶
時間:1970-01-01 08:00 來源:未知 作者:小久 人氣:
【導讀】:普洱茶 (《本經逢原》) 【異名】普雨茶(《物理小識》),大葉茶(《樹木學》)。 【來源】為山茶科植物普洱茶的葉。 【植物形態】普洱茶 常綠灌木或小喬木,高約3米。小枝灰色,幼時被柔毛...
文章標簽:
相關推薦
-
破布葉
破布葉 (生草藥性備要》) 【異名】布渣葉(《本草求原》),粟寶葉(《漢英韻府》)。 【來源】為椴樹科植物破布葉的葉。 【...
-
七里香
七里香 (《修訂增補天寶本草》) 【別名】滿山香(《民間常用草藥匯箱》)。 【來源】為馬錢科植物醉魚草的根。植物形態詳...
-
破牛膝
破牛膝 (《寧夏中草藥手冊》) 【來源】為毛茛科植物小花草玉梅的根或全草。 【植物形態】小花草玉梅,又名:河岸銀蓮花...
-
七葉蓮
七葉蓮 (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 【別名】小葉鴨腳木、漢桃葉(《廣西中草藥》),手樹、七加皮、七葉蘑(《廣西實用...
-
視草
視草 (《唐本草》) 【異名】視榮、視菜(《唐本草》),接水蔥(《七卷食經》),鴨仔菜、黑菜、合菜(《福建中草藥》)。 【來...
-
毛連菜
毛連菜 (《西藏常用中草藥》) 【來源】為菊科植物褐毛連菜的頭狀花序。 【植物形態】褐毛連菜 一年生草本,高達1.8米。莖...
-
鸕鶿翅羽
鸕鶿翅羽 (《綱目》) 【異名】鸕鶿羽(《范汪方》)。 【來源】為鸕鶿科動物鸕鶿的翅羽,動物形態詳"鸕鶿"條。 【功用主治...
-
豹骨
豹骨 (《醫林纂要》) 【來源】為貓科動物豹的骨胳。 【動物形態】豹,又名:程(《莊子》),失刺孫(《夢溪筆淡》),金錢豹...
版權聲明:
1、本文系會員投稿或轉載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旨在傳遞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觀點和立場;
2、本站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
3、若侵犯您的版權或隱私,請聯系本站管理員刪除。
上一篇:破布葉
下一篇:暫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