鉛粉
(《開寶本草》)
【異名】粉錫、解錫(《本經》),水粉(《范子計然》),胡粉(《參同契》),定粉(《藥性論》),錫粉、流丹、鵲粉、白膏、鉛白(《石藥爾雅》),光粉(《日華子本草》),白粉、瓦粉(《湯液本草》),鉛華、官粉(《綱目》),宮粉(《藥材學》)。
【來源】為用鉛加工制成的堿式碳酸鉛。
【制法】將卷疊的鉛板,放入木桶,置于盛稀醋酸的磁鍋上,用炭火徐徐加熱,經較長時間,鉛受醋酸蒸氣的作用,先成堿式醋酸鉛,再逢無水碳酸,而成堿式碳酸鉛,即為鉛粉。
《綱目》:"每鉛百斤,熔化、削成薄片,卷作筒,安木甑內,甑下甑中,各安醋一瓶,外以鹽泥固濟,紙封甑縫,風爐安火四兩,養一七,便掃入水缸內,依舊封養,次次如此,鉛盡為度,不盡者,留炒作黃丹。每粉一斤,入豆粉二兩,蛤粉四兩,水內攪勻,澄去清水,用細灰按成溝,紙隔數層,置粉于上,將干,截成瓦定形,待干收起?!断喔兄尽吩疲荷胤壅糁话?,以蘿卜甕子蒸之則白。"
【藥材】為白色的粉末,或凝聚成不規則的塊狀,手捻之立即成粉,有細而滑膩感。質重。以色白細膩,無雜質者為佳。不溶于水及酒精.能溶于碳酸水及稀硝酸。遇硫離子則變黑色。在閉管中燃燒則生水,在木炭上燃燒則生鉛粒。
【性味】甘辛,寒,有毒。
①《本經》:"味辛,寒。"
②《藥性論》:"味甘辛,無毒。"
③《醫學入門》:"味辛,寒,有毒。"
【歸經】《得配本草》:"入足少陰經氣分。"
【功用主治】消積,殺蟲,解毒,生肌。治疳積,下痢,蟲積腹痛,百瘕,瘧疾,疥癬,癰疽,潰瘍,口瘡,丹毒,燙傷。
①《本經》:"主毒蟹,殺三蟲。"
②《別錄》:"去鱉瘕,療惡瘡,墮胎,止小便利。"
③《藥性論》:"治積聚不消,炒焦止小兒疳痢。"
④《日華子本草》:"治癰腫瘺爛,嘔逆,療百瘕,小兒疳氣。"
⑤《綱目》:"治食復,勞復,墜痰消脹;治疥癬狐臭,黑須發。"
⑥《醫林纂要》:"軟堅行痰,殺蟲鎮驚。"
【用法與用量】外用;研束干撒或調敷,或熬膏貼。內服:研末,3~5分;或入丸、散。
【宜忌】內服宜慎,臟腑虛寒者及孕婦忌服。
①《綱目》:"雌黃得胡粉而失色,胡粉得雌黃而色黑,蓋相惡也。"
②《本草經疏》:"脾胃虛弱者不宜用。妊婦忌之。"
【選方】①治疳痢、五色痢:定粉、龍骨、黃丹(煅過)各二錢,訶子三個(煨熱,取肉)。上為末。每服一至二分,粥飲下。(《幼科準繩》定粉散)
②治小兒脾泄不止:紅棗二十個,去核,將官粉入內,以陰陽瓦焙干,去棗研粉。每服一至二分,米湯下。(《孫真人集效方》)
③治小兒谷道蟲癢:胡粉、雄黃等分。著中。(《子母秘錄》)
④治?疥瘡有蟲:胡粉(研)三兩,水銀二兩,皂莢十挺(椎,以水浸挪,濾取濃汁一升)。先熬皂莢汁至五合,下粉、水銀,以柳篦攪令勻,瓷合盛。先以鹽湯洗瘡,取涂摩瘡上,日三、五次。(《圣濟總錄》胡粉膏)
⑤治干癬癢不止:胡粉、黃連(去須)、蛇床子、白蘞各半兩。搗羅為末,面脂調涂,濕即干貼之。(《圣惠方》胡粉散)
⑥治癰疽發背惡瘡:光粉二兩,真麻油三兩。慢火同熬,更換柳枝頻攪,至滴水成珠,入白膠末少許,徐徐傾入磁器內,以水浸二日,油紙攤貼。(《仁齋直指方》神應膏)
⑦治妒精陰瘡:鉛粉二錢,銀杏仁七個。銅銚內炒至杏黃,去杏取粉,出火毒,研搽。(《頻湖集簡方》)
⑧治血風臁瘡:官粉四兩。水調入碗內,以蘄州艾葉燒煙熏干,入乳香少許,同研,香油調作隔紙膏,反復貼之。(《孫天仁集效方》)
⑨治?瘡,浸淫多汁,日就浸大:胡粉(熬)、甘草(炙)、閭茹、黃連各二分。四物搗散,篩,以粉瘡,日三。(《劉涓子鬼遺方》)
⑩治黃水膿瘡:官粉(煅黃)、松香各三錢,黃丹一錢,飛礬二錢。為末,香油二兩,熬膏敷之。(《秘傳經驗方》)
⑾治火燒瘡:胡粉、羊髓和,涂上封之。(《孫真人食忌》)
⑿接骨續筋,止痛活血:定粉、當歸各-錢,硼砂一錢半。為末。每服一錢,蘇木煎湯調下,仍頻飲湯。(《衛生易簡方》)
⒀治牙宣血出不止:胡粉半兩,麝香(研)半錢。上二味同研為細散,臨臥凈揩牙,漱口訖,干貼,兼能牢牙。(《圣濟總錄》胡粉散)
【名家論述】《本草經疏》:"粉錫體用與鉛相似,性善殺蟲,故去三蟲鱉瘕。寒能解熱毒,故療怒瘡毒螫。重而下降,故能墮胎。澀而粘膩,故止小便利。甄權主積聚不消,炒焦止小兒疳痢;藏器主久痢成疳,和雞子白服,以糞黑為度,皆為其消積殺蟲止痢也。"
鉛粉
時間:1970-01-01 08:00 來源:未知 作者:小久 人氣:
【導讀】:鉛粉 (《開寶本草》) 【異名】粉錫、解錫(《本經》),水粉(《范子計然》),胡粉(《參同契》),定粉(《藥性論》),錫粉、流丹、鵲粉、白膏、鉛白(《石藥爾雅》),光粉(《日華子本草》),白...
文章標簽:
相關推薦
-
掐不齊
掐不齊 (《江蘇藥材志》) 【來源】為豆科植物細梗胡枝子的全草。 【植物形態】細梗胡枝子 小灌木,高50~100厘米。枝條四...
-
漆大姑根
漆大姑根 (《廣州常用草藥集》) 【來源】為大戟科植物毛果算盤子的根。植物形態詳"漆大姑"條。 【功用主治】《廣州常用...
-
漆樹木心
漆樹木心 (《陸川本草》) 【來源】為漆樹科植物漆樹的心材。植物形態詳"干漆"條。 【性味】辛,溫,微有小毒。 【功用主...
-
漆姑草
漆姑草 (《本草拾遺》) 【異名】漆姑(陶弘景),珍珠草(《滇南本草》),瓜槌草、牛毛粘(《植物名實圖考》),地松、匿鼻藥...
-
木蝴蝶樹皮
木蝴蝶樹皮 (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 【異名】土黃柏(《南寧市藥物志》),土大黃(《廣西中藥志》),千張紙樹皮(《嶺...
-
稗根苗
稗根苗 (《綱目》) 【來源】為禾本科植物稗的根和苗葉。 【植物形態】稗(《左傳》) 一年生草本,高50~130厘米。稈直立或...
-
胡荽
胡荽 (《食療本草》) 【異名】香菜(《韻略》),香荽(《本草拾遺》),胡菜(《外臺》),芍荽(《唐小說》),園荽(《東軒筆錄...
-
不灰木
不灰木 (《開寶本草》) 【異名】無灰木(《本草圖經》)。 【來源】為硅酸鹽類礦物角閃石石棉。 【礦物形態】角閃石石棉...
版權聲明:
1、本文系會員投稿或轉載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旨在傳遞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觀點和立場;
2、本站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
3、若侵犯您的版權或隱私,請聯系本站管理員刪除。
上一篇:掐不齊
下一篇:暫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