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魚
(《本草經集注》)
【異名】鯖(《日華于本草》)。
【來源】為鯉科動物青魚的肉。
【動物形態】青魚
體略呈圓筒形,尾部側扁,腹部圓,無腹棱。魚大者長達1米以上。頭部稍平扁。口端位,呈馬蹄形。吻長大于眼徑,上頡長于下頜。眼側位,眼間距隆起,呈弧形。下咽齒1行,呈臼齒狀,咀嚼面光滑,無槽紋。鰓耙19~21。鱗圓形,側線鱗39~45。背鰭Ⅲ7~8,起點與腹鰭相對;臀鰭Ⅲ8~9;背鰭和臀鰭均無硬刺。體背及體側上半部青黑色,腹部乳白色,各鰭均為灰黑色。
多棲于江河、湖泊的中、下層。主要以蚌、蜆、螺等軟體動物為食,也食蝦和昆蟲的幼體。產卵期一般是5~7月。冬季在河床深處越冬。分布以長江以南的平原地區為主,華北較少。是我國養殖魚類之一。
本動物的枕骨(青魚枕)、膽(青魚膽)亦供藥用,各詳專條。
【化學成分】每100克含水分75克,蛋白質19.5克,脂肪5.2克,灰分1克;鈣25毫克,磷171毫克,鐵0.8毫克,硫胺素0.13毫克,核黃素0.12毫克,尼克酸1.7毫克。
【性味】甘,平。
①《日華子本草》:"平,微毒。"
②《開寶本草》:"甘,平,無毒。"
【歸經】①《本草匯言》:"入足厥陰、陽明經。"
②《本草求真》:"入肝,兼入脾。"
【功用主治】益氣化濕。治腳氣濕痹。
①崔禹錫《食經》:"主血利,補中安腎氣。"
②《食療本草》:"和韭白煮食之,治腳氣腳弱,煩悶,益心力。"
③《日華子本草》:"益氣力。"
④《開寶本草》:"主腳氣濕痹。"
⑤《滇南本草》:"和中,養肝明目。"
⑥《醫林纂要》:"滋陰平肝,逐水,截瘧,治痢。"
⑦《隨息居飲食譜》:"補氣養胃,除煩懣,化濕祛風。"
【宜忌】①《本草經集注》:"服術勿食青魚蚱。"
②陶弘景:"青魚蚱不可合生胡荽及生葵并麥醬食之。"
青魚
時間:1970-01-01 08:00 來源:未知 作者:小久 人氣:
【導讀】:青魚 (《本草經集注》) 【異名】鯖(《日華于本草》)。 【來源】為鯉科動物青魚的肉。 【動物形態】青魚 體略呈圓筒形,尾部側扁,腹部圓,無腹棱。魚大者長達1米以上。頭部稍平扁。口端...
文章標簽:
相關推薦
-
青杠膏
青杠膏 (《西藏常用中草藥》) 【來源】為殼斗科植物高山櫟之葉煎煮成的膏。 【植物形態】高山櫟 常綠喬木,高達30米。生...
-
青羊參
青羊參 (《植物名實圖考》) 【異名】白石參、毒狗藥(《云南中醫驗方》),青陽參、地藕、小白蘞(《云南中草藥選》),鬧狗...
-
青杠碗
青杠碗 (《貴州草藥》) 【來源】為殼斗科植物栓皮櫟的果殼或果實。 【植物形態】栓皮櫟,又名:軟木櫟、粗皮櫟、白麻櫟...
-
青魚膽
青魚膽 (《食療本草》) 【來源】為鯉科動物青魚的膽或膽汁,動物形態詳"青魚"條。 【采集】青魚剖腹后,割取膽囊,懸掛...
-
花楸
花楸 (《吉林中草藥》) 【異名】百華花楸(《河北習見樹木圖說》),馬家木(《吉林中草藥》)。 【來源】為薔薇科植物花楸樹...
-
建神曲
建神曲 (《綱目拾遺》) 【異名】泉州神曲(《藥性考》),范志曲、百草曲(《綱目拾遺》)。 【來源】為麥粉、麩皮和多種藥物...
-
羌活魚
羌活魚 (《四川中藥志》) 【異名】秉氏鯢、杉木魚(《四川中藥志》)。 【來源】為小鯢科動物山溪鯢的全體。 【動物形態】...
-
白花夏枯草
白花夏枯草 (《青海常用中草藥手冊》) 【異名】白甜蜜蜜(《青海常用中草藥手冊》)。 【來源】為唇形科植物異葉青蘭的全...
版權聲明:
1、本文系會員投稿或轉載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旨在傳遞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觀點和立場;
2、本站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
3、若侵犯您的版權或隱私,請聯系本站管理員刪除。
上一篇:青杠膏
下一篇:暫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