雀梅藤
(《廣西藥植名錄》)
【來源】為鼠李科植物雀梅藤的嫩枝葉。
【植物形態】雀梅蓐,又名:對節刺、對角刺、碎米子、沙窮勒、米碎木。
常綠或半常綠攀援狀灌木。小枝具針刺。葉對生,卵形以至廣橢圓形,長1~4厘米,寬1~1.5厘米,先端鈍,有小尖,基部圓形或近心形,下面葉脈顯著,兩面無毛,僅葉柄正面兩邊有毛;托葉早落。花形小,白色,芳香,有長柔毛,排列成頂生而呈穗狀分枝的圓錐花序;花萼5,花瓣5,兜狀,花盤杯狀,5裂。果實紫黑色,近于球形,徑約5毫米。花期9~10月。果熟期翌年4~5月。
通常栽作綠籬。分布江蘇、浙江、福建、江西、廣東、廣西等地。
本植物的根(雀梅藤根)亦供藥用,另詳專條。
【功用主治】治疥瘡,漆瘡,水腫。
《廣西藥植名錄》:"祛毒,生肌。治瘡疥。"
【用法與用量】內服:煎湯,0.5~1兩,或入丸劑。外用:煎水熏洗。
【選方】治水腫:雀梅藤二層皮。朱砂一錢五分,綠豆粉一兩。研末為丸如梧子大。每服七丸,開水送下。(福建)
雀梅藤
時間:1970-01-01 08:00 來源:未知 作者:小久 人氣:
【導讀】:雀梅藤 (《廣西藥植名錄》) 【來源】為鼠李科植物雀梅藤的嫩枝葉。 【植物形態】雀梅蓐,又名:對節刺、對角刺、碎米子、沙窮勒、米碎木。 常綠或半常綠攀援狀灌木。小枝具針刺。葉對...
文章標簽:
相關推薦
-
楸葉
楸葉 (《本草拾遺》) 【來源】為紫葳科植物楸德葉片,植物形態詳"楸木皮"條。 【性味】《綱目》:"苦,小寒,無毒。" 【...
-
雀卵
雀卵 (《別錄》) 【來源】為文鳥科動物麻雀的蛋。動物形態詳"雀"條。 【性味】甘咸,溫。 ①《別錄》:"味酸,溫,無毒。...
-
雀腦
雀腦 (《別錄》) 【來源】為文鳥科動物麻雀的腦髓。動物形態詳"雀"條。 【性味】《別錄》:"平。" 【歸經】《滇南本草》...
-
雀麥米
雀麥米 (《綱目》) 【來源】為禾本科植物雀麥的種子。植物形態詳"雀麥"條。 【性味】《綱目》:"甘,平,無毒。" 【功用...
-
柑核
柑核 (《本草圖經》) 【來源】為蕓香科植物茶枝柑或甌柑等多種柑類的種子。植物形態詳"柑"條。 【性味】苦,溫,無毒。...
-
鳳尾草
鳳尾草 (《植物名實圖考》) 【異名】井口邊草(《本草拾遺》),小金星風尾、鐵腳雞(《履?巖本草》),山雞尾,井茜(《生草...
-
蔞蒿
蔞蒿 (《食療本草》) 【異名】蔞(《詩經》),購、仕蔞(《爾雅》)。 【來源】為菊科植物蔞蒿的全草。 【植物形態】蔞蒿 多...
-
麻腐
麻腐 (《藥鏡》) 【異名】胡麻腐(《中國醫學大辭典》)。 【來源】為胡麻科植物脂麻的種子和合綠豆真粉的加工制成品。 【...
版權聲明:
1、本文系會員投稿或轉載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旨在傳遞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觀點和立場;
2、本站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
3、若侵犯您的版權或隱私,請聯系本站管理員刪除。
上一篇:楸葉
下一篇:暫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