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橙
(《本草求原》)
【異名】屈頭雞(《本草求原》),山大哥(《嶺南采藥錄》)。
【來源】為夾竹桃科植物山橙的果實。
【植物形態】山橙,又名:馬騮藤。
高大木質藤本,除花序稍被毛外,全部禿凈。葉對生,革質,卵形、矩圓形或略帶披針形,長5~8厘米,兩端均漸尖;葉柄長6~12毫米。花白色,芳香,為頂生聚傘花序;花柄短;萼長約3毫米,被微毛,裂片圓形,鈍頭,邊膜質;花冠管長10~12毫米,外被粉狀微毛,裂片長約為管的1/2或1/3,基部狹,上部向一邊擴大而成鐮狀,內面或擴大的邊緣有2個不規則的齒;喉部鱗片長約2毫米,中部以下合生成一個5~10裂的杯狀體;雄蕊短,不超出花冠外;子房2室。漿果圓球形,直徑5~6厘米,熟時橙紅色。花期5月。
生于丘陵地、山谷林中,攀援石壁上。分布廣東、廣西等地。
【采集】秋季果實成熟時采收,曬干。
【藥材】干燥漿果呈圓球形,直徑3.5~6厘米,外表橙紅色,可見深棕色的斑紋,有光澤,常有花萼宿存。果皮堅韌,果肉干縮呈海綿狀,白色與棕色相雜,2室,有多數種子鑲嵌于果肉內。種子扁圓形,長約5毫米,棕褐色至黑褐色,表面密布斜細孔;種仁黃色,富油質。以個大、橙紅色、干燥者為佳。
產廣東。
【性味】苦,平,有小毒。
①《本草求原》:"苦甘,平。"
②《廣東中藥》:"苦,平,有小毒。"
【功用主治】行氣,止痛,除濕,殺蟲。治胃氣痛,膈癥,疝氣,瘰疬,皮膚熱事,濕癬疥癩。
①《本草求原》:"滋陰,消熱積氣痛,功同羅漢果。其殼,洗皮膚血熱毒,搽濕癬疥癩。"
②《植物名實圖考》:"治膈癥,煎其皮作飲服之。"
③《嶺南采藥錄》:"理小腸疝氣,以之和豬精肉煎湯服。"
④《廣東中藥》:"行氣,止痛。治胃氣痛,胸膈飽脹,淋巴結核。"
【用法與用量】內服:煎湯,1~2個。外用:煎水洗或研末調敷。
山橙
時間:1970-01-01 08:00 來源:未知 作者:小久 人氣:
【導讀】:山橙 (《本草求原》) 【異名】屈頭雞(《本草求原》),山大哥(《嶺南采藥錄》)。 【來源】為夾竹桃科植物山橙的果實。 【植物形態】山橙,又名:馬騮藤。 高大木質藤本,除花序稍被毛外,...
文章標簽:
相關推薦
-
澀草
澀草 (《四川中藥志》) 【異名】錦標草、金錢標。 【來源】為薔薇科植物銀葉委陵菜的根。 【植物形態】銀葉委陵菜 多年...
-
沙芥
沙芥 (《中國沙漠地區藥用植物》) 【異名】沙蘿卜、沙白菜(《內蒙古中草藥》),沙拉格老(蒙名)。 【來源】為十字花科植物...
-
沙漏蘆
沙漏蘆 (《中國沙漠地區藥用植物》) 【異名】砂藍刺頭(《內蒙古中草藥》),刺甲蓋、惡背火草、刺頭、火絨草(《中國沙漠...
-
沙棗
沙棗 (《新疆中草藥手冊》) 【異名】銀柳、紅豆(《中國高等植物圖鑒》)。 【來源】為胡頹子科植物沙棗的果實。 【植物形...
-
雀翹
雀翹 (《別錄》) 【異名】去母、更生(《別錄》)。 【來源】為蓼科植物箭葉蓼的果實或全草。 【植物形態】箭葉蓼 一年生草...
-
八角楓葉
八角楓葉 (《南寧市藥物志》) 【來源】為八角楓科植物八角楓或瓜木的葉。植物形態詳八角楓根條。 【功用主治】《南寧市...
-
峨嵋耳蕨
峨嵋耳蕨 (《中國藥植志》) 【異名】萬年青(《峨嵋藥植》),樹林株(《中國藥植志》)。 【來源】為鱗毛蕨科植物峨嵋耳蕨的...
-
青蒿根
青蒿根 (《滇南本草》) 【來源】為菊科植物青蒿或黃花蒿的根,植物形態詳"青蒿","黃花蒿"條。 【功用主治】治勞熱骨蒸,...
版權聲明:
1、本文系會員投稿或轉載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旨在傳遞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觀點和立場;
2、本站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
3、若侵犯您的版權或隱私,請聯系本站管理員刪除。
上一篇:澀草
下一篇:暫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