鱔魚血
(《本草拾遺》)
【來源】為鱔科動物黃鱔的血,動物形態詳"鱔魚"條。
【性味】①《本草匯言》:"味咸甘,氣平,無毒。"
②《醫林纂要》:"咸,溫。"
【歸經】《本草匯言》:"入足厥陰、少鑰經。"
【功用主治】祛風,活血,壯陽。治口眼歪斜,耳痛,鼻衄,癬,瘺。
①《本草拾遺》:"主癬及瘺,斷取血涂之。"
②《綱目》:"療口眼歪斜,同麝香少許,左歪涂右,右歪涂左,正即洗去。治耳痛,滴數點入耳。治鼻衄,滴數點入鼻。治疹后生翳,點少許入目。治赤疵,同蒜汁、墨汁頻涂之,又涂赤游風。"
③《本草匯言》:"去風活血。治血燥筋攣。"
④《本經逢原》:"助陽。"
⑤《醫林纂要》:"正經絡,去壅滯,緩風軟堅,滲濕去熱。"
【用法與用量】外用:涂敷或滴入耳、鼻。內服:和藥作丸。
【選方】①治壯年陽道不長:石龍子、蛤蚧、生犀角、生附子、草烏頭、乳香、沒藥、血竭、細辛、黑芝麻、五倍子、陽起石等分。為末,生鱔魚血為丸,朱砂為衣,每日空心,酒下百丸。(《本經逢原》育龜丸)
②治口眼歪斜:大鱔魚一條,以針刺頭上血,左斜涂右,右斜涂左,以平正即洗去。(《世醫得效方》)
【臨床應用】①治療顏面神經麻痹
采用鱔魚血局部涂敷,觀察100余例,絕大部分均獲治愈,少數亦有好轉。用法:㈠將蠟魚血涂于患側(口向左歪,右為患側;向右歪,左為患側),30分鐘后洗去,3天后再行第二次治療。㈡先用面粉加水調搓成細長面條,做成圓圈形置于面部患側(目的是防止鱔血流掉):然后用消毒注射針頭在消毒過的地倉穴上劃一"十"字,略使滲出血液:最后取鮮鱔魚1條,將頭切去,滴血于面圈范圍內(地倉穴滴厚些)。2天后擦去,每隔2~5天1次。鱔魚血涂于局部,干燥后能牽引面部肌群,刺激神經,促使癱瘓的肌群恢復正常。
②治療慢性化膿性中耳炎
用蟮魚鮮血滴耳,觀察63例,輕者1次,重者2次即可見效。方法:將黃鱔放在清水中養6~8小時。用時以鑷子或止血鉗將黃蟮頸部夾住,以消毒過的剪刀將其尾巴剪斷,讓鮮血滴進耳中,側臥20~40分鐘。滴藥前,需先用2%雙氧水或生理鹽水將患耳洗凈、擦干。
鱔魚血
時間:1970-01-01 08:00 來源:未知 作者:小久 人氣:
【導讀】:鱔魚血 (《本草拾遺》) 【來源】為鱔科動物黃鱔的血,動物形態詳"鱔魚"條。 【性味】①《本草匯言》:"味咸甘,氣平,無毒。" ②《醫林纂要》:"咸,溫。" 【歸經】《本草匯言》:"入足厥...
文章標簽:
相關推薦
-
腎炎草
腎炎草 (《云南思茅中草藥選》) 【異名】杏葉兔耳風。 【來源】為菊科植物倒卵葉兔耳風的全草。 【植物形態】倒卵葉兔耳...
-
升麻草
升麻草 (《浙江天目山藥植志》) 【異名】金毛三七。 【來源】為薔薇科植物假升麻的根。 【植物形態】假升麻 多年生草本...
-
商陸
【中文名】商陸(《本經》) 【類別】根類 【異名】蕩根、夜呼(《本經》),當陸(《本草經集注》),白昌(《開寶本草》),章...
-
升麻─興安升麻
升麻─興安升麻 RhizomaCimicifugaeDahuricae (英) DahurianBugbaneRhizome 【別名】 北升麻、虻牛卡根。 【來源】 為毛茛科植物興安升麻...
-
臭梧桐
臭梧桐 (汪連仕《采藥書》) 【異名】海州常山(《本草圖經》),海桐(《群芳譜》),臭桐(《群芳譜》),臭芙蓉(《百草鏡》...
-
青棉花藤根
青棉花藤根 (《浙江中藥資源名稱》) 【來源】為虎耳草科植物青棉花藤的根。 【植物形態】青棉花藤,又名:竹馬、竹麻、...
-
山姜
山姜 (《本草經集注》) 【異名】美草(《本草經集注》),箭桿風(《草木便方》),九姜連(《峨帽藥植》),姜葉淫羊藿(《貴州...
-
赤車使者根
赤車使者根 (《藥性論》) 【來源】為蕁麻科植物赤車使者的根莖。植物形態詳"赤車使者"條。 【采集】夏、秋間采取,洗凈...
版權聲明:
1、本文系會員投稿或轉載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旨在傳遞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觀點和立場;
2、本站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
3、若侵犯您的版權或隱私,請聯系本站管理員刪除。
上一篇:腎炎草
下一篇:暫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