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豇豆
(《陜西中草藥》)
【異名】石小豆。
【來源】為水龍骨科植物高山瓦韋的全草。
【植物形態】高山瓦韋
多年生草本,高達20厘米。根莖橫走,密被黑褐色鱗片。葉互生,厚革質;葉片長線形,近無柄,邊緣強度反卷,幾達主脈。孢子囊群卵圓形或長圓形,有盾狀隔體,著生于細脈相接處,位于中脈與葉邊中間,為反卷的葉邊所覆蓋。
生于高山林下巖石上或樹干上。分布云南、四川、湖北、陜西、甘肅等地。
此外,水龍骨科植物石蕨的全草,在陜西地區亦作石豇豆入藥。參見"蒼條魚鱉"條。
【采集】夏、秋采收,陰干。
【性味】淡澀,平。
【功用主治】除風濕,鎮痛,利尿,調經,通淋,健脾。治風濕疼痛,勞傷腰痛,淋癥,崩漏,白帶。小兒疳積,頭痛,鼻衄。
【用法與用量】內服:煎湯,2~3錢;或浸酒。
【選方】①治淋癥,風濕痛:石豇豆一兩,水煎服。
②治小兒疳積:石豇豆一兩,研粉,加面一斤,蒸饃食。
③治崩漏,白帶:石豇豆、三白草各四錢,太白花、金絲帶、紅三七各三錢,柴胡二錢。水煎服,甜酒為引。
石豇豆
時間:1970-01-01 08:00 來源:未知 作者:小久 人氣:
【導讀】:石豇豆 (《陜西中草藥》) 【異名】石小豆。 【來源】為水龍骨科植物高山瓦韋的全草。 【植物形態】高山瓦韋 多年生草本,高達20厘米。根莖橫走,密被黑褐色鱗片。葉互生,厚革質;葉片...
文章標簽:
相關推薦
-
石堿
石堿 (《本草衍義補遺》) 【異名】花堿(《圣濟總錄》),堿(《本草衍義補遺》),灰堿(《綱目》),水堿(《本經逢原》),枧砂...
-
石栗子
石栗子 (《廣東中藥》Ⅱ) 【異名】海胡桃(《桂海虞衡志》),黑桐油(《廣西藥植名錄》)。 【來源】為大棘科植物石栗的種子...
-
石羊菜
石羊菜 (《廣西藥植名錄》) 【異名】下山連、連甲棒、假欖角(《廣西藥植名錄》),石骨丹(《云南思茅中草藥選》),石羊草...
-
石椒草
石椒草 (《滇南本草》) 【異名】石椒(《滇南本草》),石交(《植物名實圖考》),石胡椒(《昆明藥植調查報告》),千里馬、...
-
海蘊
海蘊 (《本草拾遺》) 【來源】為海蘊科植物海蘊的藻體。 【植物形態】海蘊 藻體絲狀粘滑,淺褐色至黃綠色,由絲狀體組成...
-
棉花殼
棉花殼 (《百草鏡》) 【來源】為錦葵科植物草棉等的外果皮。植物形態詳"棉花"條。 【功用主治】《百草鏡》:"治膈。" 【...
-
麥斛
麥斛 (《唐本草》) 【異名】果上葉、一掛魚、羊奶草、鴉雀嘴、靈芝角、石楊梅、萬年桃、石棗子(《貴州民間方藥集》),青...
-
旱芹
旱芹 (《履巉巖本草》) 【異名】芹菜(《別錄》),和蘭鴨兒芹(《中國植物圖鑒》),香芹、蒲芹(《本草推陳》),藥芹(《中國...
版權聲明:
1、本文系會員投稿或轉載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旨在傳遞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觀點和立場;
2、本站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
3、若侵犯您的版權或隱私,請聯系本站管理員刪除。
上一篇:石堿
下一篇:暫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