粟米泔汁
(《唐本草》)
【來源】為淘洗粟米所得的泔水。
【功用主治】①《唐本草》:"主霍亂卒熱,心煩渴,飲數升。臭泔止消渴尤良。"
②《本草拾遺》:"泔主霍亂,新研米清水和濾取汁服,亦主轉筋入腹。酸泔,洗皮膚瘡疥,服主五野雞病及消渴。下淀酸者,殺蟲及惡瘡。和臭樗皮煎服主疳痢。"
【宜忌】《本草拾遺》:"浸米至敗者損人。胃冷者不宜多食。"
【選方】治疳瘡月蝕:泔淀敷之。(《綱目》)
粟米泔汁
時間:1970-01-01 08:00 來源:未知 作者:小久 人氣:
【導讀】:粟米泔汁 (《唐本草》) 【來源】為淘洗粟米所得的泔水。 【功用主治】①《唐本草》:"主霍亂卒熱,心煩渴,飲數升。臭泔止消渴尤良。" ②《本草拾遺》:"泔主霍亂,新研米清水和濾取汁...
文章標簽:
相關推薦
-
酸角
酸角 (《云南中草藥選》) 【異名】酸餃(《滇南本草》),酸梅、曼姆(《中國主要植物圖說?豆科》),通血香(《云南中草藥選...
-
獺骨
獺骨 (《本草經集注》) 【來源】為鼬科動物水獺的骨骼,動物形態詳"獺肝"條。 【性味】《別錄》:"平。" 【功用主治】①...
-
酸模
酸模 (《本草經集注》) 【異名】須,酥蕪(《爾雅》),山大黃、當藥(《本草拾遺》),山羊蹄、酸母(《綱目》),牛耳大黃、...
-
松蒿
松蒿 (《貴州草藥》) 【異名】糯蒿、土茵陳。 【來源】為玄參科植物松蒿的全草。 【植物形態】松蒿 一年生草本,高25~...
-
赤小豆
赤小豆 (《本經》) 【異名】亦豆(《日華子本草》),紅豆(《綱目》),紅小豆(《本草原始》),小紅綠豆、虱拇豆(《陸川本草...
-
粗葉耳草
粗葉耳草 (廈門《新療法與中草藥選編》) 【異名】節節花。 【來源】為茜草科植物粗葉耳草的全草。 【植物形態】粗葉耳草...
-
蠶豆葉
蠶豆葉 (《現代實用中藥》) 【來源】為豆科植物蠶豆的葉,植物形態詳"蠶豆"條。 【化學成分】葉含山柰酚-3-葡萄糖甙-7-鼠...
-
白鮮皮
白鮮皮 (《藥性論》) 【異名】北鮮皮(《藥材資料匯編》)。 【來源】為蕓香科植物白鮮的根皮。 【植物形態】白鮮(《本經》...
版權聲明:
1、本文系會員投稿或轉載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旨在傳遞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觀點和立場;
2、本站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
3、若侵犯您的版權或隱私,請聯系本站管理員刪除。
上一篇:酸角
下一篇:暫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