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白艾
(《陜西中草藥》)
【來源】為菊科植物太白艾的全株。
【植物形態】太白艾
多年生草本,高15~25厘米,嫩時全體有短綿毛。莖自基部分枝,斜上生長,帶紫色。葉互生,3出羽狀分裂,長3~5厘米,上面深綠色,下面有厚白毛,裂片線狀披針形,中裂片通常再3裂;葉柄向基部漸狹細。頭狀花序多數,黃色,集成緊密傘房狀;總苞片卵形或長卵形,膜質,紫褐色;花全部管狀,周圍花雌性,中心花兩性,長2~3毫米,有5裂齒。瘦果有5棱或3~5角。
生于高山草坡。分布陜西、甘肅等地。
【采集】夏季采收,陰干。
【性味】辛微苦,平。
【功用主治】祛風鎮靜,清熱解毒。治小兒驚風,風濕麻木,闌尾炎。
【用法與用量】內服:煎湯,1~2錢。
太白艾
時間:1970-01-01 08:00 來源:未知 作者:小久 人氣:
【導讀】:太白艾 (《陜西中草藥》) 【來源】為菊科植物太白艾的全株。 【植物形態】太白艾 多年生草本,高15~25厘米,嫩時全體有短綿毛。莖自基部分枝,斜上生長,帶紫色。葉互生,3出羽狀分裂,...
文章標簽:
相關推薦
-
太白貝母
太白貝母 (《陜西中草藥》) 【異名】太貝。 【來源】為百合科植物太白貝母的鱗莖。 【植物形態】太白貝母 多年生草本,...
-
桃金娘花
桃金娘花 (《綱目拾遺》) 【異名】崗?花(廣州空軍《常用中草藥手冊》)。 【來源】為桃金娘科植物桃金娘的花,植物形態詳...
-
太白參
太白參 (《陜西中草藥》) 【異名】太白洋參、黑洋參(《陜西中草藥》)。 【來源】為玄參科植物大衛馬先蒿、粗野馬先蒿、...
-
桃莖白皮
桃莖白皮 (《別錄》) 【異名】桃皮(《本草經集注》),桃樹皮(孫思邀),桃白皮(《本草圖經》)。 【來源】為薔薇科植物桃或...
-
金盞草根
金盞草根 (《福建民間草藥》) 【來源】為菊科植物小金盞花的根。植物形態詳"金盞草"條。 【功用主治】治疝氣。 【選方】...
-
可愛復葉耳蕨
可愛復葉耳蕨 (《浙江天目山藥植志》) 【異名】大葉鴨腳蓮。 【來源】為鱗毛蕨科植物可愛復葉耳蕨的根莖。 【植物形態】...
-
黃芪
黃 芪 RadixAstragali (英) MilkvetchRoot 【別名】 綿黃芪。 【來源】 為豆科植物蒙古黃芪AstragalusmembranaceusBge.var.mongholicus(Bg...
-
昏雞頭
昏雞頭 (《四川中藥志》) 【異名】雞腦殼(《草木便方》),雞公頭、雞頭棗、雞老蓋(《分類草藥性》),鐵狼雞、小貫眾(《貴...
版權聲明:
1、本文系會員投稿或轉載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旨在傳遞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觀點和立場;
2、本站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
3、若侵犯您的版權或隱私,請聯系本站管理員刪除。
上一篇:太白貝母
下一篇:暫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