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名精
(《本經》)
【異名】?隧、豕首(《爾雅》),麥句姜、蝦蟆藍(《本經》),天蕪菁(叫、品方》),天門精、玉門精、彘顱、蟾蜍蘭、覲、地菘、天蔓菁(《別錄》),葵松、鹿活草(《唐本草》),杜牛膝(《圣濟總錄》),皺面草(《履?巖本草》),皺面地菘草(《衛生家寶方》),鶴虱草(《傷寒蘊要》),母豬芥(《孫天仁集效方》),蚵惋草(《經效濟世良方》),土牛膝(《本草崇原》),雞踝子草(《本草正義》),野煙、山煙、野葉子煙、癩格寶草(《貴州民間方藥集》),癩廂草(《中國植物圖鑒》),挖耳草、額頭草、癩蛤蟆草、臭草(《上海常用中草藥》)。
【來源】為菊種植物天名精的根及莖葉。
【植物形態】天名精
多年生草本,高30~100厘米,有臭味。莖直立,上部多分枝,有細軟毛。莖下部葉互生;稍有柄;葉片廣橢圓形或長橢圓形,長10~15厘米,寬5~8厘米,先端尖或鈍,全緣,或有不規則的鋸齒,上面綠色較深,光滑,下面有細軟毛和腺點;莖上部葉近于無柄;長橢圓形,向上逐漸變小。頭狀花序多數,腋生,近乎無柄,有時下垂;總苞鐘形或稍帶圓形,外層苞片稍短,卵圓形,中層和內層苞片長橢圓形;花序中全為管狀花,黃色;花序外圍為雌花,花冠先端3~5齒裂,花后柱頭外露;中央數層為兩性花,花冠先端4~5齒裂,花后雌雄蕊均外露,花藥基部箭形,柱頭2深裂,裂片線形。瘦果長約3~5毫米,有縱溝多條,頂端有線形短喙,無冠毛?;ㄆ?~8月。果期9~10月。
生長于山野草叢中。分布河南、湖南、湖北、四川、云南,江蘇、浙江、福建、臺灣、江西、貴州、陜西等地。
本植物的果實(鶴虱)亦供藥用,另詳專條。
【性味】辛,寒。
①《本經》:"味甘,寒。"
②《別錄》:"味辛,無毒。"
⑧《開寶本草》:"味咸。"
④《綱目》:"微辛甘,有小毒。"
【歸經】入肝、肺經。
①《本草再新》:"入肺經。"
②《本草撮要》:"入手足陽明、厥陰經。"
【功用主治】祛痰,清熱,破血,止血,解毒,殺蟲。治乳蛾,喉痹,瘧疾,急性肝炎,急慢驚風,蟲積,血瘕,衄血,血淋,疔腫瘡毒,皮膚癢疹。
①《本經》:"主瘀血、血瘕。下血、止血,利小便。"
②《別錄》:"除小蟲,去痹,除胸中結熱,止煩渴,逐水,大吐下。"
③《藥性論》:"治瘡,止血及鼻衄不止。"
④《唐本草》:"主破血,生肌,止渴,利小便,殺三蟲。除諸毒腫疔瘡,瘺痔,金瘡內射。身癢癮疹不止者,揩之立已。"
⑤《開寶本草》:"主金瘡,止血,解惡蟲蛇螫毒,按以敷之。"
⑥《綱目》:"吐痰止瘧。治牙痛口緊,喉痹。"
⑦《本草備要》:"治乳蛾喉痹,砂淋血淋。"
⑧《野生藥植圖說》:"嫩葉搗爛治腳癬。"
⑨《杭州藥植志》:"強力殺蟲藥,可以殺蛔蟲及絳蟲,并治失力黃疸。"
【用法與用量】內服:煎湯,3~5錢;搗汁或入丸、散。外用:搗敷或煎水熏洗。
【宜忌】①《本草經集注》:"垣衣為之使。"
②《蜀本草》:"地黃為使。"
③《本草經疏》:"脾胃寒薄,性不喜食冷,易泄無渴者勿服。"
【選方】①治咽喉腫塞,痰涎壅滯,喉腫水不可下者:地菘搗汁。鵝翎掃入,去痰最妙。(《傷寒蘊要》)
②治纏喉風:蚵惋草,細研,用生蜜和丸彈子大,噙化一、二丸。如無新者,只用干者為末,以生蜜為丸,不必成彈子,但如彈子大一塊。(《經效濟世良方》救生丸)
③治吐血疾:皺面草,不以多少,為細末。每服一,二錢,用茅花泡湯調服,不以時候。(《履?巖本草》)
④治產后口渴氣喘,面赤有斑,大便泄,小便閉,用行血利水藥不效:天名精根葉,濃煎膏飲。下血,小便通而愈。(《本草從新》)
⑤治疔瘡腫毒:鶴虱草葉、浮酒糟。同搗敷。(《孫天仁集效方》)
⑥治風毒瘰疬,赤腫痛硬:地菘一斤。搗如泥,敷瘰疬上,干即易之,以差為度。(《圣惠方》)
⑦治發背初起:地菘,杵汁一升,日再服,瘥乃止。(《傷寒類要》)
⑧治惡瘡:搗地菘汁服之,每日兩三服。(孟詵《必效方》)
【臨床應用】①治療急性黃疸型傳染性肝炎
取新鮮天名精(包括根枝葉)4兩,生姜2片(約1錢),加水1000毫升,煎至300毫升,上下午空腹時分服。服藥期間,忌食酸,辣、肥肉。治療10例,經服藥9~41劑,平均20劑后,9例痊愈,1例好轉。服藥后可見尿量增多,自覺癥狀改善。平均服藥15.4天黃疸指數降至7單位以下,19.4天谷丙轉氨酶恢復正常,11天自覺癥狀(除乏力外)消失,肝脾腫大與壓痛亦有不同程度改善。治程中未見副作用出現。
②治療急性腎炎
取鮮草2~3兩洗凈搗爛,加少許紅糖或食鹽拌勻,外敷臍部,上覆油紙以防藥氣外溢。每天更換1次,4~7天為一療程,必要時可連敷二個療程。治療期間須臥床休息,進低鹽飲食。治療急性腎炎患兒31例,其中29例水腫在3天內消退,2例在5~7天內消退;小便檢查在2~7天內蛋白及管型消失,紅白細胞減少;血壓于4天內絕大多數降至正常。經1~6個月的追蹤觀察,臨床癥狀無一例復發,僅有3例尿中仍發現紅白細胞及透明管型。治程中,少數患兒敷藥6天后,局部發生皮炎,有的起泡,糜爛;故在局部皮膚出現潮紅時即應停止敷藥。
③用于皮膚消毒
用100%鮮野煙煎液作術前洗手和術野皮膚消毒,先后成功地進行了膽囊造瘺術、腹部探查術、疝修補術、脂肪瘤切除以及割脂、埋線等中、小手術共297例,其中292例切口一期愈合,占98.3%。
④治療慢性下肢潰瘍
取50%野煙煎液100毫升,加溫浸洗患處,每次10~30分鐘,每日3次。治療11例,其中有2例曾加用"920"農藥濕敷,1例慢性骨髓炎患者手術取出死骨。病程最長者30多年,最短為2個月;潰瘍面積最大者為23x4厘米,最小者為1x1厘米。療程最長為4個月,最短僅5天,多數在1~3個月之內。計治愈6例,其余各例均有不同程度的好轉。治療后創面分泌物明顯減少.對慢性骨髓炎和大隱靜脈曲張引起的慢性下肢潰瘍,宜取出死骨和剝脫大隱靜脈;否則,即使治愈,亦易復發。潰瘍面積較大者,植皮可以縮短療程。個別病人用野煙液濕敷時有痛感,可略加稀釋。
天名精
時間:1970-01-01 08:00 來源:未知 作者:小久 人氣:
【導讀】:天名精 (《本經》) 【異名】?隧、豕首(《爾雅》),麥句姜、蝦蟆藍(《本經》),天蕪菁(叫、品方》),天門精、玉門精、彘顱、蟾蜍蘭、覲、地菘、天蔓菁(《別錄》),葵松、鹿活草(《唐本草》...
文章標簽:
相關推薦
-
天青地白
天青地白 (《質問本草》) 【異名】毛女兒菜(《質問本草》),清明草(《分類草藥性》),細葉鼠曲草(《植物學大辭典》),父...
-
天門冬
天門冬 (《本經》) 【異名】大當門根(《石藥爾雅》),天冬(《藥品化義》)。 【來源】為百合科植物天門冬的塊根。 【植物...
-
天水蟻草
天水蟻草 (《植物名實圖考》) 【異名】下白鼠曲草(《中國藥植圖鑒》),石曲菇、白調羹(《閩東本草》),山果花、大葉毛鼠...
-
天目木蘭
天目木蘭 (《浙江天目山藥植志》) 【來源】為木蘭科植物天目本蘭的花蕾。 【植物形態】天目木蘭 落葉喬木,高8~12米。樹...
-
?鼠
?鼠 (《本經》) 【異名】耳鼠(《山海經,),鼯鼠、夷由(《爾雅》),飛?(《廣雅》),飛鼠(《上林賦》張揖注),飛生(《爾雅》...
-
吊燈籠
吊燈籠 (《廣西中藥志》) 【異名】白背風。 【來源】為海桐科植物兩廣海桐的枝葉。 【植物形態】兩廣海桐 常綠灌木,高...
-
扁青
扁青 (《本經》) 【異名】白青(《本經》),碧青(《唐本草》),石青,大青(《綱目》)。 【來源】為碳酸鹽類礦物藍銅礦的礦...
-
光石韋
光石韋 (《四川常用中草藥》) 【異名】牛皮風尾草、大石韋、石蓮姜、巖蓮雞尾(《四川常用中草藥》),大魚刀(《湖南民間...
版權聲明:
1、本文系會員投稿或轉載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旨在傳遞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觀點和立場;
2、本站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
3、若侵犯您的版權或隱私,請聯系本站管理員刪除。
上一篇:天青地白
下一篇:暫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