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草烏
(《云南中草藥》)
【異名】云南飛燕草、倒捉壺(《貴州草藥》),雞腳草烏(《中國高等植物圖鑒》),細草烏(《云南中草藥》)。
【來源】為毛茛科植物云南翠雀花或滇北翠雀花的塊根。
【植物形態】①云南翠雀花,又名:月下參(《滇南本草》)。
多年生宿根草本,莖高40~90厘米。塊根肉質肥厚,黃褐色。莖草質,纖細,多分枝,下部有柔毛,上部無毛,分枝,約生4葉,莖下部葉具長柄;葉片五角形,長3.6~5.8厘米,寬5.5~10厘米,3~5裂,每一裂片又有2~3淺裂;2回裂片狹三角形或披針形,疏生柔毛。總狀花序頂生,狹長,具3~10花;花藍紫色,左右對稱;萼片5,倒卵形,距鉆形;花瓣2,有距;雄蕊多數;心皮3。蓇葖果長1~1.5厘米。種子金字塔形,沿棱生狹翅。花期夏季。
生于山坡草地、灌木叢中潮濕地。分布云南、貴州等地。
②滇北翠雀花
多年生草本,高60~100厘米。根須狀。莖直立,有反曲的短硬毛,等距地生葉。莖下部葉具長柄;葉片輪廓五角形,長4.5~6厘米,寬7.5~11厘米,基部深心形,3深裂,裂片邊緣具小裂片和牙齒。總狀花序狹長,頂生或近頂生;花序軸和花梗被反曲的白色短毛和伸展的黃色腺毛;小苞片與花鄰接或近鄰接,披針形;萼片5,紫藍色,橢圓形,長1~1.2厘米,距鉆形,長1.6~2.1厘米;退化雄蕊2,瓣片藍色,2裂,有白色髯毛;雄蕊多數;心被3。種子密生鱗狀橫翅。
生于山坡、荒地或疏林中。分布云南。
【采集】夏、秋采挖。放于熱灰中炮制后,用開水洗凈去皮,切片曬干。
【性味】辛苦,溫。有毒。
①《滇南本草》:"性溫熱,味苦。"
②《云南中草藥》:"微麻苦,溫,有毒。"
【功用主治】驅風除濕,散寒止痛,通絡散瘀。治風濕關節痛,胃寒疼痛,跌打損傷。
①《滇南本草》:"治胃氣疼痛,開胃健脾,止面寒、背寒,胸膈噎食,痞滿疳疾,左右脅窟,嘔吐作酸。"
②《云南中草藥》:"祛風燥濕,止痛定驚。治風濕疼痛,小兒驚風,小兒肺炎,癲癇,蛔蟲,胃痛。"
【用法與用量】內服:煎湯,1~2錢;研末服1~2分;或浸酒。外用:研末調敷。
【選方】①治風濕關節痛:倒提壺一兩。泡酒服。(《貴州草藥》)
②治跌打損傷,風濕肌痛,胃腸痛,慢性支氣管炎:小草烏干粉一至二分,吞服;或一至二錢,煎服。(《云南中草藥選》)
③治胃寒痛:小草烏一兩,小楠木香五錢。研末,酒送服,每服三分。
④治臁瘡,疥癩瘡毒:小草烏配藥水煎服;生小草烏配等分藜蘆,共研末,用麻油或蜂蜜調勻外搽臁瘡。
小草烏
時間:1970-01-01 08:00 來源:未知 作者:小久 人氣:
【導讀】:小草烏 (《云南中草藥》) 【異名】云南飛燕草、倒捉壺(《貴州草藥》),雞腳草烏(《中國高等植物圖鑒》),細草烏(《云南中草藥》)。 【來源】為毛茛科植物云南翠雀花或滇北翠雀花的塊根。...
文章標簽:
相關推薦
-
向日葵葉
向日葵葉 (中國藥植圖鑒》) 【來源】為菊科植物向日葵的葉片,植物形態詳"向日葵子"條。 【化學成分】葉含新綠原酸、異...
-
向天蜈蚣
向天蜈蚣 (《福建民間草藥》) 【異名】葉頂珠、鐵精草(《福建民間草藥》)。 【來源】為豆科植物田菁的根及葉。 【植物形...
-
向日葵子
向日葵子 (汪連仕《采藥書》) 【異名】天葵子(《國藥的藥理學》),葵子(《中國藥植圖鑒》)。 【來源】為菊科植物向日葵的...
-
橡木皮
橡木皮 (《綱目》) 【異名】櫟木皮(《本草拾遺》),櫟樹皮(《日華子本草》)。 【來源】為殼斗科植物麻櫟的根皮或樹皮。植...
-
鳳仙花
鳳仙花 (《救荒本草》) 【異名】金鳳花(《世醫得效方》),燈盞花(《滇南本草》),好女兒花(《綱目》),指甲花(《草木便方...
-
苦蕎頭
苦蕎頭 (《貴州民間方藥集》) 【異名】蕎葉七(《陜西草藥》)。 【來源】為蓼科植物苦養麥的根及根莖。 【植物形態】苦蕎...
-
墨地
墨地 (《四川中藥志》) 【異名】八月瓜(《四川中藥志》)。 【來源】為小檗科植物鬼臼的果實。植物形態詳"桃耳七"條。 【...
-
鹿蹄草
鹿蹄草 (《江蘇植物名錄》) 【異名】藏氏蓼(《中國北部植物圖志》)。 【來源】為蓼科植物戟葉蓼的全草。 【植物形態】戟...
版權聲明:
1、本文系會員投稿或轉載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旨在傳遞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觀點和立場;
2、本站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
3、若侵犯您的版權或隱私,請聯系本站管理員刪除。
上一篇:向日葵葉
下一篇:暫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