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二仙草
(《植物名實圖考》)
【異名】豆瓣草、女兒紅、沙生草(《四川中藥志》),水豆瓣、豆瓣菜(《貴州草藥》)。
【來源】為小二仙草科植物小二仙草的全草。
【植物形態】小二仙草
多年生纖弱草本,叢生,高20~40厘米。莖四棱形,帶赤褐色,直立,基部匍匐分枝。葉小,具短柄,對生,莖上部葉有時互生,葉片通常卵形或圓形,長6~10毫米,寬4~8毫米,先端短尖或鈍,邊緣有小齒,基部圓形,兩面均禿凈,淡綠色或紫褐色。圓錐花序頂生,由細的總狀花序組成;小花,兩性;萼管具棱,裂片4,三角形,宿存;花瓣4,紅色;雄蕊8,藥紫紅色;雌蕊1,子房下位,具縱棱,花柱4條,柱頭密生淡紅色的毛。核果近球形,長約1毫米,禿凈而亮,有8棱?;ㄆ谙脑?。
生于荒山及沙地上。分布廣東、廣西、云南、四川、貴州、湖南、江西、安徽、福建、臺灣等地。
【采集】開花時采收,曬干。
【性味】苦辛,平。
①《四川中藥志》:"性涼,味苦,無毒。"
②《貴州草藥》:"性平,味辛澀。"
【功用主治】清熱,通便,活血,解毒。治二便不通,熱淋,赤痢,便秘,月經不調,跌打損傷,燙傷。
①《四川中藥志》:"消瘀血。治大小便不通,療赤痢,并治熱淋,跌打損傷,月經不調及咳嗽哮喘。"
②《貴州草藥》:"清熱,解毒,除濕,消腫。"
【用法與用量】內服:煎湯,4~6錢。外用:搗敷。
【選方】①治赤白痢:鮮小二仙草二兩,紅白糖為引。煎服。(江西《草藥手冊》)
②治血崩:小二仙草二兩,金櫻子根一兩,精肉四兩。燉服。(江西《草藥手冊》)
③治女子干?。憾拱瓴荨⑹瘲椬?、石柑子、石海椒。燉豬肉服。如服后月經已通,可加益母草、對葉草再服。(《四川中藥志》)
④消水腫:豆瓣草一兩,切細,紅糖五錢。蒸服。(《貴州草藥》)
⑤治燙傷:豆瓣草適量,研末,加冰片少許,麻油調搽患處.(《貴州草藥》)
小二仙草
時間:1970-01-01 08:00 來源:未知 作者:小久 人氣:
【導讀】:小二仙草 (《植物名實圖考》) 【異名】豆瓣草、女兒紅、沙生草(《四川中藥志》),水豆瓣、豆瓣菜(《貴州草藥》)。 【來源】為小二仙草科植物小二仙草的全草。 【植物形態】小二仙草 多年...
文章標簽:
相關推薦
-
小丁香
小丁香 (《云南中草藥》) 【異名】小萬年青、藍花地丁(《云南中草藥選》),紫花地丁(《云南思茅中草藥選》)。 【來源】為...
-
小接骨丹
小接骨丹 (《陜西中草藥》) 【異名】活血丹、?葉白蘞、七角白蘞。 【來源】為葡萄科植物?草葉蛇葡萄的根皮。 【植物形態...
-
小鳳尾草
小鳳尾草 (《陜西中草藥》) 【異名】地柏枝、小葉雞尾草、大肥草、-柱香。 【來源】為鐵角蕨科植物北京鐵角蕨的全株。...
-
向日葵花
向日葵花 (《民間常用藥匯編》) 【來源】為菊科植物向日葵的花蕾,植物形態詳"向日葵子"條。 【采集】秋季采收。 【化學...
-
檀根
檀根 (《本草拾遺》) 【來源】為豆科植物黃檀的根皮。 【植物形態】黃檀,又名:檀、水檀(《本草拾遺》),望水檀(《群芳...
-
升藥底
升藥底 (《藥材資料匯編》) 【來源】為煉制升藥后留在鍋底的殘渣,參見"升藥"條。 【藥材】為不規則的板塊狀,多數一面...
-
茄花
茄花 (《綱目》) 【來源】為茄科植物茄的花,植物形態詳"茄子"條。 【功用主治】《綱目》:"治金瘡,牙痛。" 【選方】治...
-
淡味當藥
淡味當藥 (《浙江民間常用草藥》) 【異名】苦草、小方桿、烏金散。 【來源】為龍膽科植物當藥的全草。 【植物形態】當藥...
版權聲明:
1、本文系會員投稿或轉載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旨在傳遞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觀點和立場;
2、本站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
3、若侵犯您的版權或隱私,請聯系本站管理員刪除。
上一篇:小丁香
下一篇:暫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