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連翹
(《綱目》)
【異名】小翹(《唐本草》),七層蘭、瑞香草(《質(zhì)問本草》),奶漿草(《峨嵋藥植》),大田基、小瞿麥(《南寧市藥物志》),排草、排香草(《江西民間草藥》),小對葉草(《四川中藥志》),小對月草(《重慶草藥》)、小元寶草(《浙江民間常用草藥》)。
【來源】為蘑黃科植物小連翹的全草。
【植物形態(tài)】小連翹
多年生草本,高達30~60厘米,光滑無毛。莖圓柱形。葉對生,無柄,狹長橢圓形、倒卵形或卵狀橢圓形,長5~20毫米,寬2~8毫米,先端鈍,全緣,基部鈍形,半抱莖,上面散布黑色油點。聚傘花序頂生或腋生;萼片5,綠色,卵形,銳尖頭,長4毫米,有黑點散布;花瓣5,橢圓形,長8~10毫米,與萼片互生,濃黃色,有黑色點線,稍旋扭;雄蕊多數(shù),成3束,黃色,花藥小,頂端有1黑點;子房3室,黃色,花柱3,柱頭乳頭狀。蒴果卵形,3室,室間殲裂長約7毫米.種子細小,具細網(wǎng)紋。花期8月。果期10月。
生于山野。全國大部地區(qū)均有分布。
【采集】6~8月采收.
【性味】①《南寧市藥物志》:"辛,平,無毒。"
②《四川中藥志》:"性平,味苦,無毒。"
【功用主治】活血,止血,調(diào)經(jīng),通乳,消腫,止痛。治吐血,衄血,子宮出血,月經(jīng)不調(diào),乳汁不通,癤腫,跌打損傷,創(chuàng)傷出血。
①《峨嵋藥植》:"葉及花枝:煮肉服,產(chǎn)婦有發(fā)奶之效。"
②《現(xiàn)代實用中藥》:"止血。治吐血、咯血、衄血、子宮出血等。又用于刀傷創(chuàng)傷,作洗滌料。兼為咽喉之含漱劑、風濕性疾患之濕布劑。生草打汁外用于創(chuàng)傷、跌打損傷等。"
【用法與用量】內(nèi)服:煎湯,0.5~1兩。外用:搗敷。
【選方】①治咯血、鼻出血、便血:小連翹一至二兩,水煎服;或加龍芽草一兩,鱧腸一兩,水煎服。(《浙江民間常用草藥》)
②治月經(jīng)不調(diào):小連翹、月月紅、益母草。水煎服。(《四川中藥志》)
③通乳汁:小連翹、山甲珠。水煎服。(《四川中藥志》)
④治癤腫:小連翹五錢至一兩水煎服,另取鮮全草搗爛外敷。(《浙江民間常用草藥》)
⑤治跌打扭傷痛:小連翹全草四錢。酒、水各半煎服。(《江西民間草藥》)
⑥治外傷出血:小連翹鮮葉搗爛外敷。(《浙江民間常用草藥》)
小連翹
時間:1970-01-01 08:00 來源:未知 作者:小久 人氣:
【導(dǎo)讀】:小連翹 (《綱目》) 【異名】小翹(《唐本草》),七層蘭、瑞香草(《質(zhì)問本草》),奶漿草(《峨嵋藥植》),大田基、小瞿麥(《南寧市藥物志》),排草、排香草(《江西民間草藥》),小對葉草(《...
文章標簽:
相關(guān)推薦
-
小喇叭
小喇叭 (《貴州草藥》) 【異名】地喇叭,樹格達(苗名)。 【來源】為石蕊科植物千層石蕊的全草。 【植物形態(tài)】千層石蕊...
-
小毛香
小毛香 (《陜西中草藥》) 【異名】火絨草、小白頭翁。 【來源】為菊科植物火艾的花。 【植物形態(tài)】火艾 多年生草本,高...
-
小柳拐
小柳拐 (《陜西草藥》) 【異名】山救駕(《陜西草藥》)。 【來源】為木犀科植物探春的根。 【植物形態(tài)】探春 半常綠灌木,...
-
小木通
小木通 (《中國藥植志》) 【異名】毛蕊鐵線蓮(《湖南藥物志》)。 【來源】為毛茛科植物絲瓜花的全草。 【植物形態(tài)】絲瓜...
-
紅筷子冠毛
紅筷子冠毛 (《峨嵋藥植》) 【來源】為柳葉菜科植物柳蘭的種纓。植物形態(tài)詳"紅筷子"條。 【功用主治】《峨嵋藥植》:"敷...
-
倒吊蠟燭
倒吊蠟燭 (《生草藥性備要》) 【異名】神仙蠟燭(《廣州植物志》),墨柱根、章表(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 【來源】...
-
黃花夾竹桃
黃花夾竹桃 (《廣西藥植圖志》) 【異名】夾竹桃、番仔桃(《福建中草藥》),臺灣柳、柳木子、相等子、吊鐘花、酒杯花、竹...
-
三棱草
三棱草 (《貴州民間藥》) 【別名】大三方草、三棱馬尾、仙鶴草(《貴州民間藥物》)。 【來源】為莎草科植物有喙紅苞薹的...
版權(quán)聲明:
1、本文系會員投稿或轉(zhuǎn)載自網(wǎng)絡(luò),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旨在傳遞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觀點和立場;
2、本站僅提供信息發(fā)布平臺,不承擔相關(guān)法律責任;
3、若侵犯您的版權(quán)或隱私,請聯(lián)系本站管理員刪除。
上一篇:小喇叭
下一篇:暫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