巖掃把
(《貴州草藥》)
【異名】水香草、連錢草《廣西藥植名錄》),倒地掐(《藥學學報》11:748.1965),龍眼草(《貴州草藥》)。
【來源】為毛茛科植物盾葉唐松草的全草或根。
【植物形態】盾葉唐松草,又名:宜昌唐松草。
多年生草本,高15~40厘米。根莖短,須根細長,末端有時呈紡錘形或長圓形的塊根。莖纖細,光滑無毛?;~為1~3回三出復葉,具長柄,基部具褐色膜質托葉;莖生葉通常具3小葉,無托葉;小葉盾形,外形為廣三角狀卵形、圓形或卵狀圓形,長2~4厘米,寬1.5~4厘米,邊緣具波狀齒或鈍圓粗齒,基部圓形,兩面均光滑無毛。圓錐花序頂生,分枝少;小花柄長0.5~1厘米;花白色,直徑0.7~1厘米;萼片4,卵形:無花瓣;雄蕊多數,長約6毫米,花絲上部倒披針形,下部絲形,長約6毫米;雌蕊5~12枚。瘦果扁紡錘形,長4~5毫米,黃褐色。具縱紋8條,無花柱,柱頭斜生;果柄長約2.5毫米?;ㄆ?月。
生于林中、溪邊、路旁石縫中及陰濕巖石上。分布遼寧、山東、湖北、湖南、四川、貴州、云南、廣西、浙江等地。
【化學成分】含小檗堿。
【性味】《貴州草藥》:"苦,寒。"
【功用主治】祛風清熱解毒。治小兒驚風抽搐,鵝口瘡,丹毒游風。
①《中國藥植志》:"全草:散寒除風,去目霧,消浮腫。治耳聾,身發黃。亦作健胃驅蛔藥。"
②根:治跌打損傷。(《藥學學報》(12):748,1965)
③《貴州草藥》:"根:靖熱解毒,驅風,解痙。"
【用法與用量】內服:研末,5~6分;或煎湯。外用:煎水洗患處。
【選方】①治小兒抽側背(角弓反張):巖掃把研末,每次五至六分,開水沖服。
②治小兒白口瘡:巖掃把煨水,洗口腔。
③治風丹:巖掃把煨水,洗患處。(選方出《貴州草藥》)
巖掃把
時間:1970-01-01 08:00 來源:未知 作者:小久 人氣:
【導讀】:巖掃把 (《貴州草藥》) 【異名】水香草、連錢草《廣西藥植名錄》),倒地掐(《藥學學報》11:748.1965),龍眼草(《貴州草藥》)。 【來源】為毛茛科植物盾葉唐松草的全草或根。 【植物形態】...
文章標簽:
相關推薦
-
鹽麩樹白皮
鹽麩樹白皮 (《開寶本草》) 【來源】為漆樹科植物鹽膚木已去掉栓皮的樹皮。植物形態詳"鹽麩子"條。 【功用主治】治血痢...
-
巖筍
巖筍 (《云南中草藥選》) 【異名】巖角、石竹子、接骨丹(《云南中草藥》),石筍、巖竹(《云南思茅中草藥選》)。 【來源】...
-
眼子菜
眼子菜 (《救荒本草》) 【異名】牙齒草、牙拾草(《滇南本草》),水案板(《分類草藥性》),鴨吃草(《種子植物名稱》),金...
-
巖青蘭
巖青蘭 (《高原中草藥治療手冊》) 【異名】哈敦-畢日陽古(蒙名),那烏黃乃(藏名)。 【來源】為唇形科植物巖青蘭的全草。...
-
水蛭
水蛭 (《本經》) 【異名】蛭侮、至掌、蟣(《爾雅,),馬蜞(陶弘景),馬蛭(《唐本草》),蜞、馬蟥(《本草圖經》),馬鱉(《...
-
白細辛
白細辛 (《四川中藥志》) 【異名】貝茜花(《中國種子植物分類學》)。 【來源】為毛茛科植物單葉升麻的全草。 【植物形態...
-
角蒿1
角蒿1 (《唐本草》) 【異名】羊角草(《東北植物藥圖志》),羊角蒿(《東北常用中草藥手冊》),羊羝角棵(《北方常用中草藥...
-
太平莓
太平莓 (《浙江天目山藥植志》) 【異名】老虎扭。 【來源】為薔薇科植物太平莓的全草。 【植物形態】太平莓 常綠矮小灌...
版權聲明:
1、本文系會員投稿或轉載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旨在傳遞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觀點和立場;
2、本站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
3、若侵犯您的版權或隱私,請聯系本站管理員刪除。
上一篇:鹽麩樹白皮
下一篇:暫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