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角拗子
(《廣西中藥志》)
【來源】為夾竹桃科植物羊角拗的種子。植物形態詳"羊角拗"條。
【采集】8~9月間采成熟果實,剝取種子,去凈種毛,曬干。
【藥材】干燥種子呈紡錘形而扁,長約2厘米,寬約5毫米,基部鈍,先端尖,頂部留有著白色絲狀細長毛的痕跡,臍點在種毛附近的稍下方,種脊位于一側,白色線狀,微凸起,表面棕褐色,有縱紋,并微有扭曲。易折斷,斷面灰白色,角質,以手指擠壓,有油脂溢出。
【化學成分】含強心總甙9~11%,亦有謂含量約2%,系多種強心甙的混合物,可分為親脂性甙與弱親脂性甙兩類。已明結構的親脂性甙有羊角拗甙、羊角拗異甙、西諾甙、西諾異甙、考多甙、考多異甙和沙木甙,以羊角拗甙含量較多,作用較強;弱親脂甙有D-毒毛旋花甙-Ⅰ和D-毒毛旋花甙-Ⅲ,以前者含量較多,作用比羊角拗甙更強。
本植物的各部分均含有強心甙,而以種子中含量較多,效價最高。植物體各部分的強心效價比例如下:種子100,果皮15.4,葉8.1,枝7.8,莖2.5,根1.9。
種子的強心甙中,主要是羊角拗甙,酸解產生沙門甙元。以往所說的羊角拗靈甲,經證明是β脫水沙門甙元,可能是酸解時沙門甙元的脫水產物。
種子尚含脂肪油30~40%。
【藥理作用】①對心臟的作用
羊角拗混合甙能使冷血、溫血動物的心臟收縮加強、心率減慢、傳導阻滯;對水合氯醛、戊巴比妥鈉、氰化鈉、二硝基酚等所致之心力衰竭有治療作用,不僅使心肌收縮力加強,而且使輸出量增加,靜脈壓下降,對碘醋酸所致之衰竭則無效。它的強心作用與毒毛旋花子甙K相似,但稍弱而持久。其中所含純甙(D-毒毛旋花甙-Ⅰ)的強心作用亦得到證實。羊角拗混合甙對心電圖的影響,與一般強心甙基本相似。對冠狀動脈的作用,一般劑量影響較小,中毒量則使之顯著收縮,于臨床應用時遇有嚴重冠狀動脈疾患之病人,應予注意。
②其他作用
羊角拗混合甙略具鎮靜作用,對麻醉犬及正常大白鼠均表現利尿作用。在家兔離體、在體子宮及子宮瘺管的實驗中證明它與毒毛旋花子甙K相似,有興奮子宮的作用,對離體腸管可增加張力及運動。
③吸收、蓄積與消除
胃腸道吸收緩慢而不很規則,給藥后4、5小時吸收量最多,羊角拗混合甙蓄積性很低,5天后已全無蓄積。肝臟在其解毒上起一定的作用。其在體內破壞較毒毛旋花子甙G略慢些,消除速度為0.006毫克/公斤/小時
④生物效價
羊角拗混合甙的毒性比毒毛旋花子甙G約小1/2,其治療指數及安全范圍則略狹窄,但從臨床角度看,其治療劑量的寬度(有效劑量和中毒劑量的間距),卻比后者為寬。每一批羊角拗混合甙,由于提取的方法不同及其它原因,生物效價可能有差異。因此,必須選定一種標準方法進行檢定。有人提出鴿法檢定較貓法為優。
【性味】《廣西中藥志》:"味苦,有大毒。"
【功用主治】活血消腫,止癢殺蟲。治風濕,疥癬,跌打,瘡腫。
①《藥材學》:"有強心作用。治血管硬化,可使心臟收縮加強。"
②《廣西植物名錄》:"強心消腫,止癢殺蟲。外用治跌打,癬疥,風濕,小兒麻痹后遺癥,多發性膿腫,蛇傷,骨折,贅疣。"
【用法與用量】外用:搗敷。內服宜慎。
【臨床應用】從羊角拗種子中提得的羊角拗甙,經藥理和臨床證明,具有與毒毛旋花子甙K相似之強心作用。各地試用均收到較好的治療效果。如對22例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用藥后獲良效者14例,多數在5分鐘內開始生效,氣急、胸悶、胸口脹、咳嗽、端坐呼吸、頸靜脈怒張、青紫、浮腫等均完全消失,肺活量及尿量增加,頸靜脈壓下降,循環時間縮短;5例有效,上述大部分癥象消失或改善,一部分癥象無變化;3例無效。又68例經治療后,獲良效者39例,有效者16例,有效率達93%。大部分病例用藥后各種癥象改善或消失,脈搏和呼吸數減少,肺活量增加,用藥后3小時內血壓升高,靜脈壓下降,循環時間縮短,尿量增多:但對心電圖無重要影響。另有以小劑量與大劑量分別觀察56例和42例,有效率分別為89%和81%(認為療效差異可能與病例選擇有關)。此外,還曾試用于小兒小病灶肺炎合并心力衰竭78例,亦獲良效,絕大部分病例經治2天后紫紺消失,心率、呼吸減慢,肝臟縮小。劑量及用法,各地標準尚不統一。有的初試時采用小劑量,即第1次0.125~0.25毫克,每日總量原則上不超過0.5毫克。以后通過實踐,認為上述劑量可能偏小,乃將分劑量增至0.5毫克,開始每日2次,總量不超過1毫克,病情好轉后改為每日1次。用時以25%葡萄糖溶液將羊角拗甙劑稀釋后,于5分鐘內由靜脈緩慢注入。認為這一劑量較為合適,且療效的發生較小劑量者迅速,雖然心律紊亂的發生率較多,但所有毒性反應在停藥后很快消失,未發生中毒致死的病例。亦有認為,每日用0。35~0.5毫克,加入2%葡萄糖50毫升中,以10分鐘以上速度緩緩注入靜脈,可作為用量及用法的準則;并指出多用有中毒危險,少用效果不佳;用藥量與效果不成正比,如藥量至5.0毫克左右時仍不見效者,即使增加劑量繼續再用,亦不會有多大好轉。治療小病灶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的用量為:1月以內的嬰兒0.05毫克,6~12月0.1毫克,1~3歲0.15毫克,5~8歲0.2~O.3毫克,8~12歲0.3~0.5毫克。每日1次,肌肉注射。副作用及毒性反應:一般認為副作用很少,特別是消化道反應更極少發生。在用小劑量的65例中,僅1例因注射速度過快,于注射后心率由71次/分增至118次/分;1例發生二聯脈,仍繼續注射而未停藥,結果于注射后2小時半突然昏倒,全身發紺,脈搏微弱,終至死亡。在用大劑量的42例中,有少數發生頭暈,心律不齊,心電圖證明皆為心室性期前收縮(其中3例為多源性室性期前收縮,2例同時有心房纖顫,1例同時有房室傳導阻滯);心律不齊一般多在總劑量1.5毫克時發生(最早為總量0.5毫克時,最遲在總量3毫克時),故認為與心肌受損之嚴重程度有關,而與積累之劑量無明顯關系。但另外所報道的58例成人和78例小兒,在使用過程中,均未發生顯著副作用。據介紹,羊角拗甙主要適用于急性心力衰竭,對于下列情況不能應用:㈠心外膜病,中毒性心肌損傷如白喉、風濕熱、甲狀腺毒癥、梅毒所引起的心臟衰竭。㈡休克和急性傳染病所引起的循環衰竭。㈢急性和亞急性心內膜炎。
羊角拗子
時間:1970-01-01 08:00 來源:未知 作者:小久 人氣:
【導讀】:羊角拗子 (《廣西中藥志》) 【來源】為夾竹桃科植物羊角拗的種子。植物形態詳"羊角拗"條。 【采集】8~9月間采成熟果實,剝取種子,去凈種毛,曬干。 【藥材】干燥種子呈紡錘形而扁,長...
文章標簽:
相關推薦
-
洋鴨
洋鴨 (《綱目拾遺》) 【異名】麝香鴨、旱鴨(《生物學通報》(1):23,1956) 【來源】為鴨科動物麝鴨的肉。 【動物形態】麝鴨...
-
羊角藤
羊角藤 (《廣西藥植名錄》) 【異名】白面麻、紅頭根、山八角(《廣西藥植名錄》),穿骨蟲、放筋藤、牛的藤(《福建中草藥...
-
羊須
羊須 (《綱目》) 【來源】為牛科動物山羊的須,動物形態詳"羊肉"條。 【功用主治】①《綱目》:"治小兒口瘡,蠼螋尿瘡。...
-
洋蓍草
洋蓍草 (《中國藥植圖鑒》) 【異名】鋸草(《中國藥植圖鑒》),蜈蚣蒿、一苗蒿(《陜西中草藥》)。 【來源】為菊科植物千葉...
-
白果根
白果根 (《重慶草藥》) 【來源】為銀杏種植物銀杏的根或根皮。植物形態詳白果條。 【采集】9~10月采。 【化學成分】根皮...
-
石臘紅
石臘紅 (《云南中草藥》) 【異名】月月紅。 【來源】為槐牛兒苗科植物天竺葵的花. 【植物形態】天竺葵 多年生直立草本,...
-
白術-白及
【中藥名稱】白及 【拼音名】Baizhu 【英文名】RHIZOMAATRACTYLODISMACROCEPHALAE 【來源】本品為菊科植物白術AtractylodesmacrosephalaKoi...
-
?芽
?芽 (《本草圖經》) 【來源】為杜仲科植物杜仲的初生嫩葉。植物形態詳"杜仲"條。 【化學成分】葉含杜仲膠約3%,生物堿0...
版權聲明:
1、本文系會員投稿或轉載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旨在傳遞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觀點和立場;
2、本站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
3、若侵犯您的版權或隱私,請聯系本站管理員刪除。
上一篇:洋鴨
下一篇:暫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