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馬追
(《藥學資料》)
【來源】為菊科植物輪葉澤蘭的全草。
【植物形態】輪葉澤蘭
多年生草本,高1~2米。根莖短,生有須根。莖直立。上部分枝,淡褐色或帶紫色,散生紫色斑點,嫩時密被毛,老時毛較少。葉對生,3全裂似輪生,有時不分裂或深裂,無柄,裂片線狀披針形,邊緣有疏鋸齒,兩面被毛,下面有膿點,脈3出。頭狀花序多數,有短梗,排列成緊密的傘房狀;總苞鐘狀,苞片9,披針形;每一頭狀花序有管狀花5朵,兩性,帶紫色,先端5裂;雄蕊5;柱頭2裂。瘦果黑色,橢圓形而微扁?;ㄆ?月。
生于潮濕山坡,草地或溪邊。分布華東、華南、華北、東北及臺灣等地。
【采集】秋季當花初開放時割取,曬干。
【藥材】干燥全草,莖呈圓柱形,有縱棱,密被灰白色毛茸;下部褐色,上部略帶紫褐色;質硬,易折斷,斷面纖維狀,白色。葉對生,無柄,3全裂似輪生;濕潤展平后,中間裂片較長,呈線狀披針形,邊緣疏鋸齒,上面綠褐色,下面黃綠色,于放大鏡下可見腺點,兩面被毛。枝端常殘留頭狀花序或果實。以身干、葉多、色綠、無雜質者為佳。
【化學成分】全草含黃酮類(內有金絲桃甙)、生物堿類、揮發油及香豆精等。
【藥理作用】野馬追中的黃酮類成分用羧甲基纖維素配成混懸液,予小鼠口服后對氨水引起的咳嗽,具有一定的鎮咳作用。據報道,10%濃度對金黃色葡萄球菌、痢疾桿菌、甲型鏈球菌有抑制作用,臨床上,能使白細胞增加、血壓下降,并抑制腺體分泌。
【性味】苦,平。
【功用主治】清熱解毒,祛痰,定喘,降血壓。治慢性氣管炎,支氣管炎,高血壓病。
【用法與用量】內服:煎湯,1~2兩。
【臨床應用】治療慢性氣管炎
用野馬追全草及其提取物-黃酮類、生物堿分組進行臨床觀察:黃酮類物質組79例,生物堿組97例,黃酮生物堿混合組94例,全草組154例。各組藥物劑量均相當于生藥每天2兩,加工制成各類片劑,每日3次,每次3片,10天為一療程,均連續二療程。結果各組的總有效率為78.7~85.5%,近控及顯效率為31.7~46.6%;其中以混合組療效最佳。各組均以鎮咳效果最好,祛痰次之,止喘較差。實踐中觀察到,病程短的療效較高,隨著病程的延長,療效亦有逐步降低的趨勢。對并發肺氣腫者,其療效似較無并發癥的為低,但尚無統計學上的差別。兩個療程的有效率及近控顯效率較一個療程者明顯提高。副作用有輕微的口干、上腹部不適,頭昏等,以全草組較為明顯,但可自行消失,不影響繼續服藥。部分患者用藥前后作肝功能及尿液常規檢查,結果均無明顯變化.治療中發現,野馬追具有降低血壓作用,對于合并有高血壓病的患者,可同時取得一定的治療效果;而對于血壓正常者僅表現為正常范圍內的波動,無1例出現低血壓的癥狀。
野馬追
時間:1970-01-01 08:00 來源:未知 作者:小久 人氣:
【導讀】:野馬追 (《藥學資料》) 【來源】為菊科植物輪葉澤蘭的全草。 【植物形態】輪葉澤蘭 多年生草本,高1~2米。根莖短,生有須根。莖直立。上部分枝,淡褐色或帶紫色,散生紫色斑點,嫩時密...
文章標簽:
相關推薦
-
野棉花
野棉花 (《滇南本草》) 【異名】滿天星(《滇南本草圖說》),清水膽、鐵蒿、打破碗花花(《湖南藥物志》)。 【來源】為毛茛...
-
野牡丹根
野牡丹根 (《陸川本草》) 【來源】為野牡丹科植物野牡丹的根,植物形態詳"野牡丹"條。 【采集】秋季挖根,洗凈,曬干,...
-
野牡丹
野牡丹 (《福建民間草藥》) 【異名】豬姆草、山石榴、咂口巴(《植物名匯》),地茄(《福建民間草藥》),豹牙郎木(《陸川本...
-
野苜蓿
野苜蓿 (《內蒙古中草藥》) 【異名】鐮莢苜蓿、豆豆苗(《內蒙古中草藥》),連花生(《中國主要植物圖說?豆科》)。 【來源...
-
苦瓜子
苦瓜子 (《綱目》) 【來源】為葫蘆科植物苦瓜的種子。植物形態詳"苦瓜"條。 【化學成分】含水分8.6%,灰分21.8%,纖維19.5...
-
北豆根
北豆根 RhizomaMenispermi (英) AsiaticMoonseedRhizome 【別名】 黃條香、野豆根、蝙蝠藤。 【來源】 為防己科植物蝙蝠葛Menispermu...
-
紅果冬青
紅果冬青 (《貴州草藥》) 【異名】野白蠟葉。 【來源】為冬青科植物紅果冬青的葉。 【植物形態】紅果冬青 常綠喬木或灌...
-
五色梅根
五色梅根 (《廣西中藥志》) 【來源】為馬鞭草科植物馬纓丹的根。植物形態詳"五色梅"條。 【采集】全年可采。挖取根部,...
版權聲明:
1、本文系會員投稿或轉載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旨在傳遞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觀點和立場;
2、本站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
3、若侵犯您的版權或隱私,請聯系本站管理員刪除。
上一篇:野棉花
下一篇:暫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