榛子
(《日華子本草》)
【異名】棰子(《本草求原》),平榛(《河北習見樹木圖說》),山反栗(《中國樹木分類學》)。
【來源】為樺木科植物榛的種仁。
【植物形態】榛(《詩經》)
落葉灌木或小喬木,高1~7米。葉互生;闊卵形至寬倒卵形,長5~13厘米,寬4~7厘米,先端近截形而有銳尖頭,基部圓形或心形,邊緣有不規則重鋸齒,上面無毛,下面脈上有短柔毛;葉柄長1~2厘米,密生細毛;托葉小,早落。花單性,雌雄同株,先葉開放;雄花成菜荑花序,圓柱形,長5~10厘米,每苞有副苞2個,苞有細毛,先端尖,鮮紫褐色,雄蕊8,藥黃色;雌花2~6個簇生枝端,開花時包在鱗芽內,僅有花柱外露,花柱2個,紅色。小堅果近球形,徑約0.7~1.5厘米,淡褐色,總苞葉狀或鐘狀,由(1~)2個苞片形成,邊緣淺裂,裂片幾全緣,有毛。花期4~5月。果期9~10月。
生山地陰坡叢林間。分布東北、華北及陜西、甘肅等地。
本品變種川榛的種仁同等入藥,川樟的主要特征為葉先端不若正種那樣平截,有時圓,從中生出或長或短的漸尖,上面有短柔毛,下面無毛或近無毛;總苞裂片常有齒牙。產四川、湖北、湖南、江西、浙江等地。
【采集】果實成熟后極易脫落,應及時采摘,曬干后除去總苞及果殼。
【化學成分】果仁含碳水化物16.5%,蛋白質16.2~18%,脂肪50.6~77%,灰分3.5%。果實含淀粉15%。葉含鞣質5.95~14.58%。
【性味】甘,平。
①《開寶本草》:"味甘,平,無毒。"
②《醫林纂要》:"甘咸,平。"
【功用主治】調中,開胃,明目。
①崔禹錫《食經》:"食之明目,去三蟲。"
②《日華子本草》:"肥白人,止饑,調中,開胃。"
③《開寶本草》:,"主益氣力,寬腸胃,令人不饑,健行。"
【用法與用量】內服:煎湯,1~2兩;或研末。
【選方】治病后體虛,食少疲乏:榛子二兩,山藥一兩,黨參四錢,陳皮三錢。水煎服。(《寧夏中草藥手冊》)
榛子
時間:1970-01-01 08:00 來源:未知 作者:小久 人氣:
【導讀】:榛子 (《日華子本草》) 【異名】棰子(《本草求原》),平榛(《河北習見樹木圖說》),山反栗(《中國樹木分類學》)。 【來源】為樺木科植物榛的種仁。 【植物形態】榛(《詩經》) 落葉灌木或...
文章標簽:
相關推薦
-
梔子
【中文名】梔子(《本經》) 【類別】果實類 【異名】木丹(《本經》),鮮支(《上林賦》),卮子(《漢書》孟康注),支子(《本...
-
枝兒條
枝兒條 (《中國沙漠地區藥用植物》) 【異名】牡牛查、牛校子、牛筋子、達烏里胡枝子。 【來源】為豆科植物興安胡枝子的...
-
掌葉半夏
掌葉半夏 (《南京民間藥草》) 【異名】獨腳蓮、獨角蓮(《南京民間藥草》)。 【來源】為天南星科植物掌葉半夏的塊莖。 【...
-
梔子花
梔子花 (《滇南本草》) 【異名】山梔花(《綱目》),野桂花、白蟾花、雀舌花(《滇南本草》整理本)。 【來源】為茜草科植物...
-
慈竹花
慈竹花 (《重慶草藥》) 【來源】為禾本科植物慈竹的花,植物形態詳"慈竹葉"條。 【功用主治】治癆傷吐血:鮮慈竹花半斤...
-
黃鼠狼
黃鼠狼 (《貴州民間藥物》) 【異名】青蕨(《廣西藥植名錄》)。 【來源】為金星蕨科植物腫足蕨的全株。 【植物形態】腫足...
-
麝香
麝香 (《本經》) 【異名】當門子、臍香(《雷公炮炙論》),麝臍香(《綱目》),四味臭(《東醫寶鑒》),臭子、臘子(《中藥志...
-
紅花子
紅花子 (《本草圖經》) 【異名】紅藍子(《廣利方》),白平子(《藥材資料匯編》)。 【來源】為菊科植物紅花的果實。植物形...
版權聲明:
1、本文系會員投稿或轉載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旨在傳遞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觀點和立場;
2、本站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
3、若侵犯您的版權或隱私,請聯系本站管理員刪除。
上一篇:梔子
下一篇:暫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