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生物醫學工程雜志》創刊于1978年2月,由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主管,中華醫學會、中國醫學科學院生物醫學工程研究所主辦,中國醫學科學院生物醫學工程研究所承辦,是公開發行的國家級學術類自然科學期刊。
國際生物醫學工程雜志資料辦刊宗旨
國際生物醫學工程雜志?辦刊宗旨是:貫徹黨和國家的衛生工作方針政策,貫徹理論與實踐、普及與提高相結合的辦刊方針,專門報導國內外生物醫學工程學科領域的新技術、新進展、新動向、新成果,促進國際生物醫學工程學科的學術交流。
讀者對象
是生物醫學工程科研工作者、醫生和臨床工程人員、高等院校有關專業師生及研究生,以及有關專業的工程技術人員。
收錄情況
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收錄 目前本刊已加入《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中國期刊網”和“萬方數據──數字化期刊群”,并取得“中國學術期刊評價數據庫”、“中國科學引文數據庫”和“中國科學計量指標數據庫”的來源期刊資格。
報道內容
主要刊登生物醫學工程學科領域新進展、新技術和新方法的綜述、論著、研究簡報、新技術介紹及消息等。
主要欄目
設有:綜述、論著、研究簡報、新技術介紹及消息等欄目。
投稿須知
1.1文稿應具有先進性、科學性、實用性。應論點明確、資料可靠、文字精煉、數據準確、結構嚴謹,格式符合本刊稿約,必要時應做統計學處理。論著字數一般在5000字以內;綜述類文稿可視具體情況而定;其它類文稿一般不超過2000字。
1.2來稿需經作者單位審核,并附單位推薦信。推薦信應注明對稿件的審評意見以及無一稿兩投、不涉及保密、署名無爭議等項,并加蓋公章。如涉及保密問題,需附有關部門審查同意發表的證明。
1.3來稿應一式兩份,要求字跡清楚,英文摘要及文獻應隔行打印。特殊文種、上下角標符號、需排斜體等均應注明。大小寫、拉丁文、希臘文應明確。除英文外,其他外文字請注明文種。請自留底稿,除非作者聲明,一律不退原稿。該刊接受電子版投稿。來稿請注明作者或聯系人的詳細通訊地址、電子信箱和固定電話、手機。 1.4對重大研究成果,該刊將使用“快速通道”在最短的時間內發表。凡要求以“快速通道”發表的論文,作者應提供單位正式介紹信、查新報告和2位專家的推薦信,以說明該項成果的學術價值。論文投寄該刊后,經專家審閱通過,一般在收到稿件后4個月內刊出。
1.5來稿回執將通過電子信箱通知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凡接到該刊收稿回執后3個月內未接到稿件處理通知者,系仍在審閱中。作者如欲轉投他刊,請先與本刊聯系,切勿一稿兩投。
1.6作者對來稿的真實性及科學性負責。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的有關規定,結合本刊具體情況,編輯部有權對來稿進行文字加工、修改、刪節。
1.7來稿須付稿件處理費,每篇40元。確認稿件刊載后需按通知數額付版面費。要求刊印彩圖者需另付彩圖印制工本費。稿件刊登后酌致稿酬(已含其他形式出版稿酬),并贈當期雜志2冊。
1.8來稿一經接受,由作者親筆簽署論文專有使用授權書,該論文的專有使用權即歸中華醫學會所有;中華醫學會有權以電子期刊、光盤版、網絡出版等形式出版該論文。未經中華醫學會同意,該論文的任何部分不得轉載他處。
期刊范文
基因納米粒子在血管再狹窄的基因治療中的應用李大偉,冷希崗
人工神經網絡在基因組信息學中的應用陳志宏,嚴壯志
胚胎干細胞向神經細胞誘導分化的研究沈干,叢笑倩,劉曉音,汪錚,曹誼林
植入式裝置與體外程控裝置數據交換技術的進展曹妮妮,金捷,孫衛新,狄亮
磁感應斷層成像及其實驗室設計李世俊,秦明新,董秀珍
生物芯片及其在生物醫學工程中的應用劉偉庭,郭希山,王鐘,陳裕泉,王立人
電磁場對骨組織和成骨細胞的作用趙云山,張西正,郭勇
載藥納米微粒的臨床應用研究進展肖延齡,李伯
組織工程中生物材料表面修飾的研究郝杰,鄭啟新
骨髓間充質干細胞分離培養的研究進展王運濤
脂肪組織工程研究進展梁偉中
高強度聚焦超聲"切除"腫瘤過程中的空化效應顧惠瓊
睡眠監護技術的發展葉志前,鄭濤,裘利堅
軟骨組織工程種子細胞及預防其老化的研究進展何黎升,高瞻,陳富林
Platelet-richPlasma(PRP)在骨組織再生中的應用劉興文
獨立分量分析及其在腦電逆問題中的應用高諾,朱善安
哺乳類動物心室肌細胞的Luo-Rudy模型及計算機仿真研究的進展金印彬,楊琳,闊永紅,張虹,黃詒焯,蔣大宗
3D-EIT圖像重建的研究進展王妍,任超世
血漿蛋白對生物材料細菌粘附影響研究進展李艷星,黃云超,熊素華
生物人工肝的臨床應用及其生物成分研究中的幾個熱點問題舒桂明
共同培養在生物人工肝中的應用黃艷欣,劉晨
有限元分析法研究脊柱生物力學的新進展高允海
磁共振譜成像(MRSI)技術的研究進展錢勇先,黃敏,林家瑞
生物電流檢測和組織功能成像的新技術劉軍,李光,陳裕泉
心臟建模仿真研究進展霍梅梅,夏靈
基于突變理論的心臟運動數學描述劉長征,李迪,孫堯
骨組織力學信號轉導的研究王昊,張西正,張永亮,郭勇
心室輔助裝置的內皮化李暉
基因工程的下游技術周思翔,華慧,王正榮
軟骨組織工程種子細胞的來源、培養和評價孫安科,裴國獻
角朊細胞培養技術最新進展李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