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癌癥雜志》是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主管、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主辦的全國性腫瘤類學術期刊,月刊,創刊于1991年。據2018年10月《中國癌癥雜志》官網顯示,雜志第四屆編委會有常務委員20人、委員65人。
中國癌癥雜志資料歷史沿革
1991年3月,《中國癌癥雜志》創刊。
2000年,由季刊改為雙月刊。
2006年,改為月刊。
2014年12月,雜志正式入選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第一批認定學術期刊。
辦刊條件
欄目方向
《中國癌癥雜志》主要報道中國國內外腫瘤學領域前沿的研究內容,包括腫瘤的臨床醫學、基礎醫學、流行病學等研究內容;開設欄目包括:專家述評、論著、綜述、論著選登、臨床病理討論、個案報道、指南與共識等。
人員編制
據2018年10月《中國癌癥雜志》官網顯示,雜志第四屆編委會有常務委員20人、委員65人。
沈鎮宙
邵志敏
許凱黎
朱雄增
陳海泉
蔡三軍
傅小龍
郭小毛
陸嘉德
劉魯明
倪泉興
彭衛軍
申宗侯
施達仁
吳炅
吳小華
吳毅
葉定偉
章真
朱運松
白春學
步宏
程穎
儲以微
丁健
樊嘉
方偉崗
韓寶惠
傅劍華
耿美玉
郭林
郭曄
胡超蘇
胡夕春
赫捷
嵇慶海
季加孚
江澤飛
李進
林東昕
梁軍
陸舜
劉愛國
盧泰祥
羅榮城
展開表格
學術交流
2018年5月,由《中國癌癥雜志》雜志社等單位承辦的第18屆中因科技期刊青年編輯學術研討會暨2018年中國科技期刊青年創新論壇在上海舉行,會議主題為“科技期刊影響力與科技創新”,并開設英文期刊辦刊經驗專題報告和青年編輯論壇。
辦刊成果
出版發行
據2018年10月27日中國知網顯示,《中國癌癥雜志》共出版文獻4800篇。
據2018年10月27日萬方數據知識服務平臺顯示,《中國癌癥雜志》共載文3764篇。
2012年,《中國癌癥雜志》發行超過6萬冊,機構訂閱用戶為3198個,分布8個國家和地區,個人讀者分布在11個國家和地區。
收錄情況
《中國癌癥雜志》已被北京大學《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2008年版、2011年版、2014年版)、中國科技論文統計源期刊(中國科技核心期刊)數據庫、《中文生物醫學期刊文獻數據庫-CMCC》及《中國生物醫學期刊引文數據庫-CMCI》、《中國生物文獻數據庫》、美國《化學文摘》(CA)以及WHO西太平洋地區醫學索引(WPRIM)等數據庫收錄。
影響因子
據2018年10月27日中國知網顯示,《中國癌癥雜志》總被下載704669次、總被引35329次、(2018版)復合影響因子為1.513、(2018版)綜合影響因子為1.297。
據2018年10月27日萬方數據知識服務平臺顯示,《中國癌癥雜志》被引量為23796、下載量為313466;據2015年中國期刊引證報告(擴刊版)來源數據顯示,期刊影響因子為2.015,在全部統計源期刊(6735種)中排第179名、無線電電子學與電信技術(36種)中排第2名。
榮譽表彰
《中國癌癥雜志》獲得首屆《CAJ-CD規范》執行優秀獎。
2012年,雜志被評為《復旦大學學位與研究生教育國內期刊指導目錄》A類期刊。
2013年,雜志獲得中國抗癌協會系列期刊優勝獎。
2016年6月,《中國癌癥雜志》獲第二屆“上海市高校優秀科技期刊獎”。
文化傳統
辦刊宗旨:服務讀者,成就作者
刊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