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精石
(《綱目》)
【來源】為硅酸鹽類礦物水金云母。
【礦物形態】水金云母,又名:蛭石,貓金。
單斜晶系。晶體常呈薄云母片狀。顏色為褐色、黃褐色、金黃色。條痕白色或褐色。光澤珍珠狀、金屬狀或玻璃狀,微透明至透明。解理依底面,極完全。硬度1~1.5。比重2.4~2.7。薄片具撓性,彈性較差。產于蝕變的含黑云母或金云母的巖石中,是黑云母和金云母變化的產物。
【采集】采得后,除去泥沙、雜石,挑選純凈的塊片。
【藥材】為不規則的片狀,一般長2~6厘米,厚約5毫米。色金黃、或暗棕色至墨綠棕色。表面光滑,有網狀紋理,具金屬光澤。質柔軟,可用指甲刻劃并留淺色痕跡。斷面呈層狀,無光澤,易剝離成薄層。薄層具可塑性,可隨意撓屈,甚易用手撕斷。灼熱后迅速膨脹。氣微,味淡。煅過的金精石表面有黃色無光的斑點,質較脆。以塊大、色金黃,質柔軟、無雜質者為佳。微溶于鹽酸,其溶液呈淺黃色,加10%亞鐵氰化鉀試液,即變為碧藍色,同時有白色沉淀生成,此沉淀繼而變為藍色。
產河南、山東、山西、四川等地。
【化學成分】含氧化鎂14~23%,氧化鐵5~17%,氧化亞鐵1~3%,氧化硅37~42%,氧化鉛10~13%,水8~18%及其它雜質。又北京市售品含大量鐵離子,中等量亞鐵離子、鉛離子、硅酸根離子,小量鎂離子、亞錳離子及痕跡量鉀離子。
【炮制】金精石:洗凈泥土,研末。煅金精石:取純凈金精石塊片,用松柴煅燒一日許,冷后取出。或用純凈金精石塊片,加礞石、皮硝拌勻,用炭火燒使之成團,煅至硝盡,其色金黃如鍍金,取出。
【性味】《四川中藥志》:"性寒,味咸,有小毒。"
【歸經】《四川中藥志》:"入心、肝、腎等經。"
【功用主治】①《綱目拾遺》:"去翳明目。"
②《四川中藥志》:"鎮驚安神,明目去翳。治目疾翳障,心悸怔忡和夜不安眠。"
【用法與用量】內服:入丸、散,1~2錢。
金精石
時間:1970-01-01 08:00 來源:未知 作者:小久 人氣:
【導讀】:金精石 (《綱目》) 【來源】為硅酸鹽類礦物水金云母。 【礦物形態】水金云母,又名:蛭石,貓金。 單斜晶系。晶體常呈薄云母片狀。顏色為褐色、黃褐色、金黃色。條痕白色或褐色。光澤...
文章標簽:
相關推薦
-
金槐
金槐 (《貴州草藥》) 【異名】十二槐花。 【來源】為唇形科植物小葉假糙蘇的全草。 【植物形態】小葉假糙蘇 亞灌木,高...
-
金牛七
金牛七 (《陜西中草藥》) 【來源】為毛茛科植物太白烏頭的塊根。 【植物形態】太白烏頭 多年生草本,高35~60厘米。塊根...
-
金橘
金橘 (《綱目》) 【異名】盧橘(《漢書》),山橘(《北戶錄》)。 【來源】為蕓香科植物金橘、金彈等的果實。 【植物形態】...
-
金背枇杷葉
金背枇杷葉 (《陜西中草藥》) 【異名】光背杜鵑、野枇杷(《防治老年慢性氣管炎藥用植物資料》)。 【來源】為杜鵑花科植...
-
白楊葉
白楊葉 (《唐本草》) 【來源】為楊柳科植物山楊的葉。植物形態詳白楊樹皮條。 【功用主治】《綱目》:治齲齒,煎水含漱...
-
掛金燈
掛金燈 (《救荒本草》) 【異名】酸漿實(《本經》),天泡草鈴兒(《衛生雜興》),金燈籠、天燈籠(汪連仕《采藥書》),燈籠...
-
荷梗
荷梗 (《本草再新》) 【異名】藕桿(《隨息居飲食譜》)。 【來源】為睡蓮種植物蓮的葉柄或花柄。植物形態詳蓮子條。 【采...
-
木香
【中文名】:木香 【類別】:根類 【英文名】:CostusRoot 【別名】:云木香、廣木香。 【來源】:為菊科物木香Auckiandiala...
版權聲明:
1、本文系會員投稿或轉載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旨在傳遞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觀點和立場;
2、本站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
3、若侵犯您的版權或隱私,請聯系本站管理員刪除。
上一篇:金槐
下一篇:暫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