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三七
(《四川中藥志》)
【異名】芋兒七(《四川常用中草藥》)。
【來源】為五加科植物大葉三七的肉質直根。植物形態詳"竹節三七"條。
【采集】秋季采挖。
【藥材】干燥根呈圓錐形或長條形,常有1至數個分叉,偶為單枝。分叉者形似白芨,全體長5~10厘米,粗1~3厘米,根頭部多膨大;單枝者較細小。外表棕黃色,有縱皺及不明顯的斷續環紋,尾端細小。質堅實。斷面淡黃色或淡棕色,肉質細致,少粉質。以粗壯堅實者為佳。
產四川峨眉山。
【炮制】溫水浸軟,切片,曬干。
【性味】甘,平,無毒。
【歸經】入肺、脾,胃三經。
【功用主治】補中益氣,生肌長肉。治跌打損傷,勞傷吐血,胃痛出血。
【用法與用量】內服:煎湯,3~5錢;泡酒或燉肉服。
【宜忌】無瘀血氣滯者慎服。
【選方】①治跌打損傷:峨三七、霸王七、馬蹄烏、血靈脂、當歸、川芎、紅花、桃仁、土鱉。共泡酒服。
②治勞傷吐血:峨三七、見血清、白茅根、茜草根、麥冬、天冬。共燉肉服。
③治胃痛出血:峨三七、烏賊骨、阿膠、白芍、梔子、浙貝、冬瓜仁。共燉豬肚服。(性味以下出《四川中藥志》)
峨三七
時間:1970-01-01 08:00 來源:未知 作者:小久 人氣:
【導讀】:峨三七 (《四川中藥志》) 【異名】芋兒七(《四川常用中草藥》)。 【來源】為五加科植物大葉三七的肉質直根。植物形態詳"竹節三七"條。 【采集】秋季采挖。 【藥材】干燥根呈圓錐形或長條...
文章標簽:
相關推薦
-
多穗蓼
多穗蓼 (《西藏常用中草藥》) 【異名】辣蓼、水蓼、恣恣薩曾(藏名)。 【來源】為蓼科植物多穗蓼的全草。 【植物形態】多...
-
杜莖山
杜莖山 (《本草圖經》) 【異名】土恒山(《綱目》),踏天橋、水麻葉(《湖南藥物志》),山茄子(江西《草藥手冊》)。 【來源...
-
杜鵑花
杜鵑花 (《綱目》) 【異名】紅躑躅(《洛陽花木記》),山躑躅、山石榴、映山紅(《綱目》),艷山紅(《分類草藥性》),艷山...
-
杜鵑花葉
杜鵑花葉 (《浙江民間常用草藥》) 【來源】為杜鵑花科植物杜鵑花的嫩葉,植物形態詳"杜鵑花"條。 【化學成分】葉和嫩枝...
-
堿蓬
堿蓬 (《救荒本草》) 【異名】鹽蓬(《救荒本草》)。 【來源】為藜科植物灰綠堿蓬的全草。 【植物形態】灰綠堿蓬 一年生草...
-
大豆黃卷
大豆黃卷 (《本經》) 【異名】大豆卷(《本草經集注》);大豆蘗,黃卷(崔禹錫《食經》),卷蘗(《食療本草》),黃卷皮(《本...
-
海松子
海松子 (《開寶本草》) 【異名】松子(《海藥本草》),松子仁(《本草衍義》),新羅松子(《綱目》)。 【來源】為松科植物紅...
-
漿水
漿水 (《嘉祐本草》) 【異名】酸漿(《綱目》),酸漿水(《本經逢原》),米漿水(《中國醫學大辭典》)。 【來源】為用粟米加...
版權聲明:
1、本文系會員投稿或轉載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旨在傳遞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觀點和立場;
2、本站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
3、若侵犯您的版權或隱私,請聯系本站管理員刪除。
上一篇:多穗蓼
下一篇:暫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