葒草花
(《綱目》)
【異名】水葒花(《摘元方》)。
【來源】為蓼科植物紅蓼的花序。植物形態詳"葒草"條。
【藥材】干燥花序,花多數,攢簇成穗,花被5瓣,淡紅色或帶白色,初開時常呈扁形的半開放狀態。
【功用主治】治心、胃氣痛,痢疾,痞塊,橫痃。
《綱目》:"散血,消積,止痛。"
【用法與用量】內服:煎湯,1~2錢;研末、熬膏或浸酒。外用:熬膏貼。
【選方】①治胃脘血氣作痛:水葒花一大撮,水二鐘,煎一鐘服。(《董炳集驗方》)
②治心氣?痛:水葒花為末,熱酒服二錢。(《摘元方》)
③治痢疾初起:水葒花(取花、葉)炒末。每服三錢,紅痢蜜湯下,白痢沙糖湯下。(《經驗廣集》)
④貼痞:水葒花(花、葉、莖、根同用),取一、二擔水,滿鍋煮透,去渣,存汁,慢火熬成膏,紙絹任攤,狗皮更好。(《經驗廣集》水葒花膏)
⑤治橫痃:葒草花一握,紅糖五錢。搗爛加熱敷貼,日換一次。(《福建民間草藥》)
葒草花
時間:1970-01-01 08:00 來源:未知 作者:小久 人氣:
【導讀】:葒草花 (《綱目》) 【異名】水葒花(《摘元方》)。 【來源】為蓼科植物紅蓼的花序。植物形態詳"葒草"條。 【藥材】干燥花序,花多數,攢簇成穗,花被5瓣,淡紅色或帶白色,初開時常呈扁形...
文章標簽:
相關推薦
-
紅芪
【中藥名稱】紅芪 【拼音名】Hongqi 【英文名】RADIXHEDYSARI 【來源】本品為豆科植物多序巖黃芪HedysarumpolybotrysHand.-Mazz.的干燥...
-
紅綿藤
紅綿藤 (《中草藥通訊》(4):41,1972) 【來源】為薔薇科植物紅綿藤的葉、枝。 【植物形態】紅綿藤 常綠攀援性灌木。易生不...
-
紅三七
紅三七 (《陜西中草藥》) 【異名】扭子七(《四川中藥志》),九節犁、九節雷、趕山鞭、蜈蚣七、傘墩七、螺絲七(《陜西中...
-
紅升麻根
紅升麻根 (《云南中草藥》) 【來源】為菊科檀物異葉澤蘭的根。植物形態詳"紅升麻"條。 【采集】秋、冬、春采挖,洗凈,...
-
楮頭紅
楮頭紅 (《四川中藥志》) 【來源】為野牡丹科植物楮頭紅的全草。 【植物形態】楮頭紅 直立草本,高10~30厘米。莖脆弱,...
-
覆盆子
覆盆子(《本草經集注》) 【異名】覆盆(《別錄》),烏藨子(《綱目》),小托盤(《中藥材手冊》),竻藨子(《江西中藥》)。...
-
白頭翁花
白頭翁花 (《綱目》) 【來源】為毛莨科植物白頭翁花蕾,植物形態詳白頭翁條。 【功用主治】《綱目》:治瘧疾寒熱,白禿...
-
地丁
地丁 (《本經逢原》) 【異名】箭頭草(《普濟方》),羊角子(《乾坤生意秘韞》),獨行虎(《綱目》),地丁草(《本草再新》...
版權聲明:
1、本文系會員投稿或轉載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旨在傳遞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觀點和立場;
2、本站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
3、若侵犯您的版權或隱私,請聯系本站管理員刪除。
上一篇:紅芪
下一篇:暫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