鯇魚
(《本草拾遺》)
【異名】鮚魚(《爾雅》郭璞注),鰹魚(《綱目》),混子(《中國經濟動物志?淡水魚類》)。
【來源】為鯉科動物草魚的肉。
【動物形態】草魚(《綱目》)
體長,軀干略呈圓筒形,尾部側扁,腹圓,無腹棱。體長可達90厘米以上。口端位,成弧形,無須。上頜略長于下頜。眼小,位于頭兩側,眼徑小于吻長。下咽齒2行,扁平,呈梳形,齒側具橫溝紋,鱗中等大小,側線鱗39~46。背鰭Ⅲ7,起點與腹鰭相對。臀鰭Ⅲ8。背鰭及臀鰭均無硬刺。體呈茶黃色,腹部灰白色,胸、腹鰭略帶灰黃,其它各鰭色較暗。
生活于江河、湖泊中,一般喜棲于水中下層和近岸多水草處。性較活潑。以草類為食。產卵期4~7月。冬季在湖泊較深處越冬。我國南北各平原地區的河流、湖泊均有分布。是我國養殖魚類之一。
本動物的膽(鯇魚膽)亦供藥用,另詳專條。
【化學成分】食部每100克含水分77克,蛋白質17.9克,脂肪4.3克,灰分1克;鈣36毫克,磷173毫克,鐵0.7毫克,硫胺素0.03毫克,核黃素0.17毫克,尼克酸2.2毫克。
【性味】①《本草拾遺》:"無毒。"
②《綱目》:"甘,溫,無毒。"
【歸經】《本草求真》:"入脾、胃。"
【功用主治】①《綱目》:"暖胃和中。"
②《醫林纂要》:"平肝,祛風,治痹,截瘧。治虛勞及風虛頭痛,截久瘧。其頭蒸食尤良。"
鯇魚
時間:1970-01-01 08:00 來源:未知 作者:小久 人氣:
【導讀】:鯇魚 (《本草拾遺》) 【異名】鮚魚(《爾雅》郭璞注),鰹魚(《綱目》),混子(《中國經濟動物志?淡水魚類》)。 【來源】為鯉科動物草魚的肉。 【動物形態】草魚(《綱目》) 體長,軀干略呈圓...
文章標簽:
相關推薦
-
獾肉
獾肉 (《本草圖經》) 【來源】為鼬科動物狗獾的肉。 【動物形態】狗獾(汪穎《食物本草》),又名:獾(《本草圖經》),天狗...
-
黃鵪菜
黃鵪菜 (《救荒本草》) 【異名】苦菜藥、三枝香(《廣西藥植名錄》),黃花菜、山芥菜、土芥菜、野芥菜、野芥蘭、芥菜仔,...
-
還魂草
還魂草 (《陜西草藥》) 【異名】打不死。 【來源】為景天科植物輪葉景天的全草。 【植物形態】輪葉景天 多年生草本,高...
-
黃波羅果
黃波羅果 (吉林懷德縣《防治氣管炎》) 【來源】為蕓香科植物黃柏的果實。植物形態詳"黃柏"條。 【化學成分】果實含小檗...
-
關白附子
關白附子 RadixAconitiCoreani (英) KoreanMonkshoodRoot 【別名】 黃馬技花、百步草、白附子。 【來源】 為毛茛科植物黃花烏頭Ac...
-
滴水珠
滴水珠 (《江西草藥》) 【異名】石半夏、石里開、一滴珠、水滴珠(《江西草藥》),水半夏、獨葉一支花、巖芋、天靈芋、一...
-
桂花露
桂花露 (《綱目拾遺》) 【來源】為木犀科植物木犀的花經蒸餾而得的液體。植物形態詳桂花條。 【性味】《綱目拾遺》:味...
-
結血蒿
結血蒿 (《西藏常用中草藥》) 【異名】普爾那(藏名)。 【來源】為菊科植物毛蓮蒿的全草。 【植物形態】毛蓮蒿 多年生草本...
版權聲明:
1、本文系會員投稿或轉載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旨在傳遞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觀點和立場;
2、本站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
3、若侵犯您的版權或隱私,請聯系本站管理員刪除。
上一篇:獾肉
下一篇:暫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