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桷葉
(《草木便方》)
【異名】大榕葉(《生草藥性備要》)。
【來源】為桑科植物黃葛樹的葉。
【植物形態】黃葛樹(《邊州聞見錄》),又名:嘉樹(《峨嵋縣志》),萬年陰、婆羅樹(《生草藥性備要》),榕樹(《草木便方》)。
落葉大喬木,高15~26米,全株無毛。樹皮深灰色,新枝綠色,稍呈三角形。葉互生,矩圓形,長10~15厘米,寬4~7厘米,先端短尖或短漸尖,基部鈍或渾圓,全緣,側脈7~10對:葉柄長2.5~5厘米;托葉技針形,長約1厘米,早落。花序托單生或成對生于葉腋,或3~4個簇生于老枝上,近球形,無梗,直徑5~8毫米,帶白色,有紅暈與紅色小斑點,熟時黃色;基生苞片3;雄花、癭花、雌花生于同一花序托中;雄花花被片3,雄蕊1;癭花及雌花花被片4。瘦果微有皺紋。花期5~6月。
多生長在疏林及溪邊;或栽培。分布長江流域以至南部各地。
本植物的根或根皮(黃桷根)、根上的蟲癭(黃桷樹根疙瘩)、氣根(黃龍須)、樹皮(黃桷皮)以及乳汁(黃桷漿)等均供藥用,各詳專條。
【性味】《生草藥性備要》:"味澀,性平。"
【功用主治】祛風,止痛,續筋骨。治筋骨疼痛,風眼流淚,皮膚瘙癢。
①《生草藥性備要》:"除骨內風,又能續骨。"
②《本草求原》:"續筋骨,止痛,消瘀,去骨內風。"
③《草木便方》:"貼臁瘡。"
④《重慶草藥》:"煎水熏洗風眼流淚,皮膚瘙癢。"
【用法與用量】內服:煎湯;3~5錢。外用:搗敷或煎水洗。
【選方】①治遠年骨痛:取大榕葉蒸醋,送飯常食。(《生草藥性備要》)
②續骨:大榕葉搗敷。(《嶺南采藥錄》)
黃桷葉
時間:1970-01-01 08:00 來源:未知 作者:小久 人氣:
【導讀】:黃桷葉 (《草木便方》) 【異名】大榕葉(《生草藥性備要》)。 【來源】為桑科植物黃葛樹的葉。 【植物形態】黃葛樹(《邊州聞見錄》),又名:嘉樹(《峨嵋縣志》),萬年陰、婆羅樹(《生草藥...
文章標簽:
相關推薦
-
黃蓮花
黃蓮花 (《黑龍江中藥》) 【來源】為報春花科植物黃連花的帶根全草。 【植物形態】黃連花 多年生草本。根莖匍匐;莖直立...
-
黃葵
黃葵 (《廣西中草藥》) 【異名】野芙蓉、假棉花(《廣西中草藥》),假山稔、毛夾(《海南植物志》)。 【來源】為錦葵科植物...
-
黃櫨
黃櫨 (《本草拾遺》) 【異名】黃道櫨、黃櫨材(《中國樹木分類學》),櫨木(《經濟植物手冊》),月亮柴(《貴州植藥調查》...
-
黃粱米
黃粱米 (《別錄》) 【異名】竹根米(《千金食治》),竹根黃(《唐本草》)。 【來源】為植物黃粱的種仁。梁為禾本科植物粟的...
-
蛤蚧
蛤蚧 (《雷公炮炙論》) 【異名】蛤蟹(《日華子本草》),仙蟾(《綱目》),大壁虎(《中藥志》),蚧蛇、德多、握兒、石牙(《...
-
接骨草1
接骨草1 (《南寧市藥物志》) 【異名】紅母雞藥(《南寧市藥物志》),紅毛母雞、壯陽草(《廣西藥植名錄》)。 【來源】為豆...
-
胡麻花
胡麻花 (《千金食治》) 【異名】烏麻花(《千金方》)。 【來源】為胡麻科植物脂麻的花。植物形態詳"黑脂麻"條。 【功用主...
-
粉苞苣
粉苞苣 (《西藏常用中草藥》) 【異名】細葉苦菜(《廣西植物名錄》),雜赤咸包(藏名)。 【來源】為菊科植物粉苞苣的全草。...
版權聲明:
1、本文系會員投稿或轉載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旨在傳遞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觀點和立場;
2、本站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
3、若侵犯您的版權或隱私,請聯系本站管理員刪除。
上一篇:黃蓮花
下一篇:暫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