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子
(《滇南本草》)
【異名】李實(shí)(《別錄》),嘉慶子(《兩京記》)。
【來源】為薔薇科植物李的果實(shí)。
【植物形態(tài)】李(《詩(shī)經(jīng)》)
落葉喬木,高達(dá)10米。小枝無毛,紅棕色有光澤。葉通常橢圓狀披針形,或橢圓狀倒卵形,長(zhǎng)6~10厘米,寬3~4厘米,先端急尖,基部漸狹至柄,邊緣具密鈍細(xì)復(fù)齒,上面中脈疏生長(zhǎng)毛,下面脈腋間有束毛,余無毛;葉柄長(zhǎng)1~2厘米,有數(shù)腺點(diǎn)。花常3朵簇生,白色,徑1.5~2厘米;花梗長(zhǎng)1~1.5厘米,無毛;萼長(zhǎng)圓狀卵形,無毛;花瓣5;雄蕊多數(shù);雌蕊具細(xì)長(zhǎng)花柱,子房光滑。核果球狀卵形,徑5~7厘米,先端梢尖,基部深陷,縫痕明顯,被蠟粉,通常黃色或淡黃綠色,或微紅。花期4~5月。果期7~8月。
生于山溝路旁或灌木林內(nèi)。常栽培于庭園。全國(guó)大部分地區(qū)有分布。
本植物的根(李根)、根皮(李根皮)、樹脂(李樹膠)、葉(李樹葉)、種子(李核仁)亦供藥用,各詳專條。
【化學(xué)成分】果肉中可得天門冬素0.1%,尚含谷酰胺、絲氨酸、甘氨酸、脯氨酸、蘇氨酸、丙氨酸、γ-氨基丁酸等氨基酸等。
【性味】甘酸,平。
①《別錄》:"味苦。"
②《干金?食治》:"苦酸,微溫,澀,無毒。"
③崔禹錫《食經(jīng)》:"小冷。"
④《日用本草》:"味苦甘酸,微毒。"
【歸經(jīng)】《本草求真》:"入肝、腎。"
【功用主治】清肝滌熱,生津,利水。治虛勞骨蒸,消渴,腹水。
①《別錄》:"除痼熱,調(diào)中。"
②孟詵:"去骨節(jié)間勞熱。"
③《日華子本草》:"益氣。"
④《滇南本草》:"治風(fēng)濕氣滯血凝。"
⑤《醫(yī)林纂要》:"養(yǎng)肝,瀉肝,破瘀。"
⑥《隨息居飲食譜》:"清肝滌熱,活血生津。"
⑦《泉州本草》:"清濕熱,解邪毒,利小便,止消渴。治肝病腹水,骨蒸勞熱,消渴引飲等證。"
【用法與用量】?jī)?nèi)服:生食或搗汁。
【宜忌】①《千金食治》:"肝病宜食。""不可多食,令人虛。"
②《滇南本草》:"不可多食,損傷脾胃。"
③《隨息居飲食譜》:"多食生痰,助濕發(fā)瘧痢,脾弱者尤忌之。"
【選方】①治骨蒸勞熱,或消渴引飲:鮮李子搗絞汁冷服。(《泉州本草》)
②治肝腫硬腹水:李子鮮食。(《泉州本草》)
李子
時(shí)間:1970-01-01 08:00 來源:未知 作者:小久 人氣:
【導(dǎo)讀】:李子 (《滇南本草》) 【異名】李實(shí)(《別錄》),嘉慶子(《兩京記》)。 【來源】為薔薇科植物李的果實(shí)。 【植物形態(tài)】李(《詩(shī)經(jīng)》) 落葉喬木,高達(dá)10米。小枝無毛,紅棕色有光澤。葉通常橢...
文章標(biāo)簽:
相關(guān)推薦
-
藜莖
藜莖 (《本草拾遺》) 【來源】為藜科植物藜的老莖。植物形態(tài)詳"藜"條。 【功用主治】《綱目》:"藜莖燒灰,和荻灰、蒿灰...
-
連翹
【中文名】連翹(《本經(jīng)》) 【類別】果實(shí)類連翹 【異名】旱連子(《藥性論》),大翹子(《唐本草》),空殼(《中藥志》)。 【...
-
李樹葉
李樹葉 (《日華子本草》) 【來源】為薔薇科植物李的葉。植物形態(tài)詳"李子"條。 【性味】①《日華子本草》:"平,無毒。...
-
連翹根
連翹根 (《本經(jīng)逢原》) 【異名】連軺(《傷寒論》)。 【來源】為木犀科植物連翹的根,詳"連翹"條。 【性味】《湯液本草》...
-
花蕊石
花蕊石(《嘉祐本草》) 【異名】花乳石(《嘉釣本草》)。 【來源】為變質(zhì)巖類巖石含蛇紋石大理巖的石塊。 【礦物形態(tài)】含...
-
白沙糖
白沙糖 (《綱目》) 【異名】石蜜(《唐本草》),白糖(《子母秘錄》),糖霜(《日用本草》),白霜糖(《本草備要》)。 【來源...
-
花拐藤根
花拐藤根 (《泉州本草》) 【來源】為夾竹桃科植物簾子藤的根。 【植物形態(tài)】簾子藤,又名:花拐藤。 常綠攀援藤本。枝柔...
-
扶桑花
扶桑花 (《綱目》) 【異名】花上花(《南越筆記》),大紅花(《漢英韻府》),土紅花(《陸川本草》),大紅牡丹花、吊鐘花(《...
版權(quán)聲明:
1、本文系會(huì)員投稿或轉(zhuǎn)載自網(wǎng)絡(luò),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旨在傳遞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觀點(diǎn)和立場(chǎng);
2、本站僅提供信息發(fā)布平臺(tái),不承擔(dān)相關(guān)法律責(zé)任;
3、若侵犯您的版權(quán)或隱私,請(qǐng)聯(lián)系本站管理員刪除。
上一篇:藜莖
下一篇:暫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