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肉
(《別錄》)
【來源】為鹿科動物梅花鹿或馬鹿的肉,動物形態詳"鹿茸"條。
【化學成分】含水分75.76%,粗蛋白質19.77%,粗脂肪1.92%,灰分1.13%。
【性味】甘,溫。
①《別錄》:"溫。"
②《千金食治》:"味苦,溫,無毒。"
③《飲膳正要》:"味甘,溫,無毒。"
【功用主治】補五臟,調血脈。治虛勞羸瘦,產后無乳。
①《別錄》:"補中,強五藏,益氣力。生者療口僻,割,薄之。"
②《食療本草》:"補虛羸瘦弱,利五藏,調血脈。"
③《綱目》:"養血,治產后風虛邪僻。"
④《醫林纂要》:"補脾胃,益氣血,補助命火,壯陽益精,暖腰脊。"
⑤《隨息居飲食譜》:"強筋骨。"
【用法與用量】內服:煮食、煎湯或熬膏。外用:搗敷。
【選方】①治產后乳無汁:鹿肉四兩。洗,切,用水三碗煮,入五味作徘,任意食之。(《壽親養老新書》鹿肉徘)
②治中風口僻不正:生鹿肉和生椒搗薄之,正則急去之。(《綱目》)
【名家論述】《綱目》:"邵氏言鹿之一身皆益人,或煮或蒸或脯,同酒食之良。大抵鹿乃純陽之物,能通督脈,故其肉、角有益無損。"
鹿肉
時間:1970-01-01 08:00 來源:未知 作者:小久 人氣:
【導讀】:鹿肉 (《別錄》) 【來源】為鹿科動物梅花鹿或馬鹿的肉,動物形態詳"鹿茸"條。 【化學成分】含水分75.76%,粗蛋白質19.77%,粗脂肪1.92%,灰分1.13%。 【性味】甘,溫。 ①《別錄》:"溫。" ②《...
文章標簽:
相關推薦
-
蘆莉草葉
蘆莉草葉 (《廣西藥植名錄》) 【異名】紅楠草(《廣州植物志》)。 【來源】為爵床科植物蘆莉草的葉。 【植物形態】蘆莉草...
-
鸕鶿翅羽
鸕鶿翅羽 (《綱目》) 【異名】鸕鶿羽(《范汪方》)。 【來源】為鸕鶿科動物鸕鶿的翅羽,動物形態詳"鸕鶿"條。 【功用主治...
-
鹿梨根皮
鹿梨根皮 (《本草圖經》) 【來源】為薔薇科植物豆梨的根皮。植物形態詳"鹿梨"條。 【性味】《綱目》:"酸澀,寒,無毒。...
-
鸕鶿涎
鸕鶿涎 (《綱目拾遺》) 【來源】為鸕鶿科動物鸕鶿的口涎。動物形態詳"鸕鶿"條。 【功用主治】治百日咳。 【選方】①治腎...
-
龜版膠
龜版膠 (《臨證指南醫案》) 【異名】龜版膏(《本草正》),龜膠(《本草匯言》),龜甲膠(《四川中藥志》)。 【來源】為龜科...
-
餓螞蝗
餓螞蝗 (《中國藥植提要》) 【異名】紅掌草(《峨嵋藥植》),山豆根、爛玉樹、大紅袍(《貴州草藥》),山螞蝗、粘身草(《廣...
-
化氣蘭
化氣蘭 (《陜西中草藥》) 【異名】土百部。 【來源】為蘭科植物蕙蘭的根皮。 【植物形態】蕙蘭 多年生草本。根簇生,細...
-
六股筋
六股筋 (《陜西中草藥》) 【異名】臭藥(《廣西藥植名錄》)。 【來源】為忍冬科植物興山莢娠的葉、全株或根皮。 【植物形...
版權聲明:
1、本文系會員投稿或轉載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旨在傳遞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觀點和立場;
2、本站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
3、若侵犯您的版權或隱私,請聯系本站管理員刪除。
上一篇:蘆莉草葉
下一篇:暫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