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藺根
(《綱目》
【來源】鳶尾科植物馬藺的根,植物形態詳"馬藺子"條。
【性味】《河北中藥手冊》:"性平,味甘。"
【功用主治】清熱解毒。治喉痹,癰疽,風濕痹痛。
《綱目》:"主癰疽惡瘡。"
【用法與用量】內服:煎湯,1~3錢。
【選方】①療喉痹垂死:馬藺根一握。搗,少以水絞取汁,稍稍咽之??卩湟晕镛止嘀?《肘后方》)
②治喉痹腫盛,語聲不出:馬藺根汁三合,入白蜜一合,相和,慢火煎成,徐徐嚼之,日可五、七度。(《圣濟總錄》)
③治急性咽炎:馬藺子根、升麻、牛蒡子各二錢。水煎服。(《河北中藥手冊》)
④治風濕性關節炎:馬藺根100克,蒼耳草根100克,糖60克。加水2000毫升,煮成1000毫升。一天三次,每次服70~80毫升。(《新疆中草藥驗方》)
【臨床應用】治療慢性氣管炎
取馬藺根5錢,水煎2次內服;或碾粉,水泛為丸,日服2錢;均連服10日。亦可制成10%、20%,50%馬葡根注射液,每日肌注1次,每次1~2毫升,連續10~20日。上述3種制劑,臨床共觀察90例,平均總有效率84.8%,其中顯效率為34.6%。
馬藺根
時間:1970-01-01 08:00 來源:未知 作者:小久 人氣:
【導讀】:馬藺根 (《綱目》 【來源】鳶尾科植物馬藺的根,植物形態詳"馬藺子"條。 【性味】《河北中藥手冊》:"性平,味甘。" 【功用主治】清熱解毒。治喉痹,癰疽,風濕痹痛。 《綱目》:"主癰疽...
文章標簽:
相關推薦
-
麻黃
麻黃 (《本經》) 【異名】龍沙(《本經》),卑相、卑鹽(《別錄》),狗骨(《廣雅》)。 【來源】為麻黃科植物草麻黃、木賊麻...
-
麻秸
麻秸 (《綱目》) 【異名】脂麻秸(《摘元方》),芝麻悄(《中國醫學大辭典》),油麻稿(福建《民間實用草藥》)。 【來源】為...
-
麻柳果
麻柳果 (《民間常用草藥匯編》) 【異名】一群鴨、雁鵝群(《民間常用草藥匯編》)。 【來源】為胡桃科植物楓楊的果實。植...
-
麻柳樹根
麻柳樹根 (《分類草藥性》) 【來源】為胡桃科植物楓楊的根及須根或根皮。植物形態詳"楓柳皮"條。 【性味】《重慶草藥》...
-
雞爪草
雞爪草 (《四川中藥志》) 【來源】為毛茛科植物雞爪草的全草。 【植物形態】雞爪草 多年生草本,高20~45厘米。全株無毛...
-
硫黃
石硫黃 (《本經》) 【異名】石流黃(《范子計然》),石留黃、硫黃(《吳普本草》),昆侖黃(陶弘景),黃牙(《丹房鑒源》),黃...
-
甘遂
【中文名】甘遂(《本經》) 【類別】根類 【異名】主田(《本經》),重澤、苦澤、甘澤、陵藁,甘藁、鬼丑(《吳普本草》),...
-
燈蛾
燈蛾 (《綱目拾遺》) 【異名】飛蛾、火花、慕光(崔豹《古今注》),撲燈蛾(《祝穆試效方》)。 【來源】為燈蛾科昆蟲燈蛾的...
版權聲明:
1、本文系會員投稿或轉載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旨在傳遞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觀點和立場;
2、本站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
3、若侵犯您的版權或隱私,請聯系本站管理員刪除。
上一篇:麻黃
下一篇:暫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