粟芽
(《綱目》)
【異名】蘗米(《別錄》),粟蘗(《本草衍義》)。
【來源】為粟的發芽穎果。植物形態詳"粟米"條。
【制法】將粟谷入水中浸透,撈出置筐內,上蓋稻草,每日灑水4~5次,保持濕潤,至芽長2~3毫米許,取出曬干。
【藥材】干燥粟芽呈小球形,徑約1毫米。表面淡黃色,有外稃與內稃包圍,多數均已裂開,露出長約1~3毫米的初生根(芽),或無初生根。剝去殼即為果實,表面淡黃色,光滑,基部有黃褐色的胚,長約1毫米,胚乳近白色。質堅,斷面粉質,氣無,味微甜。以黃色、有芽、顆粒勻整者為佳。
主產華北各地。
【炮制】炒粟芽:取粟芽置鍋內以文火炒至黃色為度。取出放涼。亦有炒至焦黃色者。
【性味】①《別錄》:"味苦,無毒。"
②《品匯精要》:"味苦甘,性微溫,無毒。"
【歸經】《本草匯言》:"入脾、胃二經。"
【功用主治】健脾,消食,治食積脹滿,不思飲食。
①《別錄》:"寒中,下氣,除熱。"
②《日華子本草》:"除煩,消宿食,開胃。"
③《綱目》:"消導米面諸果實積。"
④《山西中藥志》:"健脾,消食。治食滯脹滿,食欲不佳。"
【用法與用量】內服:煎湯,3~5錢。
粟芽
時間:1970-01-01 08:00 來源:未知 作者:小久 人氣:
【導讀】:粟芽 (《綱目》) 【異名】蘗米(《別錄》),粟蘗(《本草衍義》)。 【來源】為粟的發芽穎果。植物形態詳"粟米"條。 【制法】將粟谷入水中浸透,撈出置筐內,上蓋稻草,每日灑水4~5次,保持...
文章標簽:
相關推薦
-
粟糖
粟糖 (《綱目》) 【來源】為禾本科植物粟的種子經發酵糖化制成的糖。植物形態詳"粟米"條。 【功用主治】《綱目》:"主痔...
-
松蘿
松蘿 (《本經》) 【異名】女蘿(《詩經》),松上寄生(《綱目》),松落(《國藥的藥理學》),樹掛(《黑龍江中藥》),天棚草、...
-
酸漿
酸漿 (《本經》) 【異名】?、寒漿(《爾雅》),醋漿(《本經》),苦?、苦條、皮弁草(崔豹《古今注》),酸漿草(《爾雅》郭璞...
-
酸不溜
酸不溜 (《內蒙古中草藥》) 【異名】分枝蓼、叉枝蓼、酸姜(《中國沙漠地區藥用植物》)。 【來源】為蓼科植物叉分蓼的全...
-
山苦菜
山苦菜 (《貴州草藥》) 【異名】野洋煙、老蛇藥。 【來源】為菊科植物高萵苣的花、嫩葉。 【植物形態】高萵苣 二年生草...
-
瓜馥木
瓜馥木 (江西《草藥手冊》) 【異名】鉆山風、鐵牛鉆石、香藤。 【來源】為番荔枝科植物瓜馥木的根。 【植物形態】瓜馥木...
-
白魚尾果
白魚尾果 (《閩東本草》) 【來源】為馬錢科植物駁骨丹的果實。植物形態詳"白魚尾"條。 【采集】9~10月采,陰干。 【功用...
-
蘋果葉
蘋果葉 (《滇南本草》) 【來源】為薔薇科植物蘋果的葉片,植物形態詳"蘋果"條。 【功用主治】①《滇南本草》:"敷臍上治...
版權聲明:
1、本文系會員投稿或轉載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旨在傳遞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觀點和立場;
2、本站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
3、若侵犯您的版權或隱私,請聯系本站管理員刪除。
上一篇:粟糖
下一篇:暫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