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棒錘莖葉
(《北方常用中草藥手冊》)
【來源】為毛莨科植物鐵棒錘和伏毛鐵棒錘等的莖葉,植物形態詳"鐵棒錘"條。
【采集】7~8月采收。
【性味】《北方常用中草藥手冊》:"苦辛,熱,有大毒。"
【功用主治】治跌打損傷,癰腫,瘡癤。
【用法與用量】外用:搗敷或煎水洗。
【選方】①治跌打損傷:鐵棒錘葉揉碎敷在傷口上。(《北方常用中草藥手冊》)
②治瘡癤:鐵棒錘莖煎湯外洗。(《北方常用中草藥手冊》)
③治惡瘡癰腫:鐵棒錘莖葉煎水洗。(《陜西中草藥》)
鐵棒錘莖葉
時間:1970-01-01 08:00 來源:未知 作者:小久 人氣:
【導讀】:鐵棒錘莖葉 (《北方常用中草藥手冊》) 【來源】為毛莨科植物鐵棒錘和伏毛鐵棒錘等的莖葉,植物形態詳"鐵棒錘"條。 【采集】7~8月采收。 【性味】《北方常用中草藥手冊》:"苦辛,熱,有...
文章標簽:
相關推薦
-
貼生石韋
貼生石韋 (《廣西藥植名錄》) 【異名】上樹咳、石頭蛇、上樹龜(《廣西藥植名錄》)。 【來源】為水龍骨科植物貼生石韋的...
-
鐵箍散
鐵箍散 (《陜西中草藥》) 【異名】攔路虎、鐵板道、牛舌頭草。 【來源】為紫草科植物大琉璃草的根皮及葉。 【植物形態】...
-
鐵漿
鐵漿 (《本草經集注》) 【來源】為生鐵浸于水中生銹后所成的一種溶液。 【制法】《本草拾遺》:"鐵漿,取諸鐵于器中,以...
-
天雄
天雄 (《本經》) 【異名】白幕(《本經》)。 【來源】為附子或草烏頭之形長而細者。植物形態詳"川烏頭"及"草烏頭"條。 【炮...
-
三葉委陵菜根
三葉委陵菜根 (《浙江即常用草藥》) 【別名】山峰子根(《貴州草藥》)。 【來源】為蕾薇科植物三葉委陵菜的根。植物形態...
-
龍齒
龍齒 (《本經》) 【來源】為古代哺乳動物如象類、犀牛類、三趾馬等的牙齒的化石。 【采集】挖出后,除去泥土,敲去牙床...
-
柿花
柿花 (《滇南本草》) 【來源】為柿科植物柿的花,植物形態詳"柿蒂"條。 【功用主治】治痘瘡破爛。柿花曬干為末,搽之。...
-
莽草
莽草 (《本經》) 【異名】芒草(《山海經》),?、春草(《爾雅》),饒草(陶弘景),石桂、紅桂(《夢溪筆談》),鼠莽(《綱目》...
版權聲明:
1、本文系會員投稿或轉載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旨在傳遞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觀點和立場;
2、本站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
3、若侵犯您的版權或隱私,請聯系本站管理員刪除。
上一篇:貼生石韋
下一篇:暫無